设置

关灯

麦子戏社 第291节

第(2/3)节
料搬出来晾晒。

    她站在烈阳下,看着李香庭这些年寄回来的手稿,有临摹品、文章,堆垒起来,赶上一个大汉的高度。

    她随手拿起一张,触摸上面俊秀的字迹。

    十一年了,少爷,你还不回来吗?

    戚凤阳寄出去的信从来没有收到回复,因为一来一回,往往都得一两个月过去,李香庭可能早就不在寄件的那个地址了。

    这十一年,他一次都没回来过,戚凤阳也不知道他如今在哪里,又要往哪里去,时不时收到装满一沓纸的信,知道他还活着就足够了。

    李香庭并没有老很多,除了黑点,轮廓明显了点,同刚出寂州时没什么两样。

    他在很多寺庙待过,也在几个绘满壁画的石窟住过一年半载,写了无数稿件,画了无数小稿,全部寄给寂州,供他们参考、学习并整理发表,为中国壁画史研究做出卓越贡献。

    徒步万里,涉足全国,绘千里画卷,渡千万亡魂,十一年一晃而过,李香庭已经快四十岁了。虽历尽千帆,那对黑润的眼睛仍旧清澈透亮,甚至像个孩童一样纯净。

    一颗心,也从未改变。

    他曾到广州找过李香文和李香岷,不幸的是李香文死在一次日军空袭中,只剩下兄嫂独自带两子生活;而李香岷考上空军学校,十九岁上战场,和敌机在空中同归于尽,尸骨无存。

    他从兄嫂口中得知,当年李香楹跟平殊私奔去了广州,平殊给一个大户人家跑货,因缘际会救了东家,东家带他做生意,去了香港,让李香楹继续读书。后来打仗了,平殊带人给战区送物资,途中被炸死,李香楹辍学去做了战地护士,至今生死不明。

    秋天,李香庭来到一个江南小镇。听闻解放后,邬长筠便辞去军中事务,来到这里过清静日子,开了家小戏院,带一群徒儿。

    他找到戏院,没有进去,立在外面等待,直到人出来。

    今天晚上没排戏,邬长筠傍晚便要回家了,她望着候在路灯下的僧人,遥远的记忆瞬间冲入脑海,她也与哥哥十几年未见了。

    带他回家前,得先去一个地方。

    邬长筠同李香庭散步到乡镇小学,在校门口的树荫下站着,看一张张稚嫩可爱的面孔从身前而过。

    “包袱放下来吧。”

    闻言,李香庭将背后的布袋放到脚边,冲她微笑:“习惯了,不觉得重。”

    “你一点都没变。”邬长筠凝视着他纯净的面孔,“我去寂州找过你,阿阳说你去苦行了。”

    “是。”

    他的僧衣尽是补丁,布鞋也缝缝补补,完全看不出原本的样子。

    “不回去看看他们?”

    “路还很长。”

    说着,一个高大的身影从校内走出来。

    “出来了。”邬长筠朝他招招手,“阿召——”

    ……

    杜召在这儿做数学和英文教师,学生少,工作也不忙,过得相对清闲。

    他们家在乡下,自己盖的房子,门口有块田,种些瓜果蔬菜,还养了条可爱的小白狗。

    邬长筠当年小腹中枪,伤到子宫,不能生育。阿砾又去北京上大学了,家里只有他们两口子,简简单单的小日子,平淡且幸福。

    李香庭并非只来探望两人,昏黄的灯光下,他从褴褛的僧衣内掏出一张泛黄的合照,递与邬长筠:“施主有没有见过照片的这位女子。”

    邬长筠接过照片,视线掠过明尽、灯一,落到陈今今身上。

    “你等一下。”邬长筠看着照片里笑容灿烂的姑娘,觉得有点眼熟,但又不敢立马认定,将照片递去给正在厨房烧饭的杜召。

    不一会儿,两人从厨房走出来。

    杜召小心捏住照片边缘,凝重地看向李香庭:“她是你什么人?”

    李香庭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说:“一位故人。”

    ……

    找了十一年。

    十一年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