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04节

第(3/4)节
,如果有人对他所教授的课程感兴趣,就可以去他门下学习!

    这是怎样的殊荣!

    须知当年的王芸都没能和他有师生之名,而他们竟然能吗!

    百家学宫的学生们纷纷试图涌入阮温执教的学科,但是了解过后,他们才发现,阮温所领的一科,非书非画,非儒非道,而是名叫理学。

    而阮温亲自执教的课程,竟然是算术和星象这种堪称旁门左道的内容。

    一部分学生当即打起了退堂鼓,但是更多人却为了阮大师的名扑入理学,开始了和理学相爱相杀的日子,即使中间不断有人退出,新入者,也源源不断。

    而在学习过程中,他们认识到理学一科之下,除了教算术和星象学的阮温老师,还有教天文气象和地理的陈学年老师,教数术但是目前不务正业呆在《拼音字典》注解小组里当组长的孙长恩老师,又有教丹术但是往往神出鬼没满脸神秘并且经常一身怪味的霍宴老师和宋耀之老师……

    不知不觉,单单为阮温这个名字涌入理学一科的学生少了,为理学之无穷奥妙涌入理学一科的学生多了。

    而这样的事情,并不止发生在理学一科,为真正的学术和技术吸引而来的,还有农学工学医学商学……全国各地每年都有无数新的年轻人背起行囊前往传说中的百家学宫求学,每年也都有新的学生学成,归去或留下。

    在不知不觉中,一个个新的学科被建立,一家家新的学术在争鸣,百家学宫前的广场上一年到头,总有些大胆的老师或者学子上去展示自己的成果,而百家学宫,越来越宫如其名了。

    ……

    福帝四年元月,平城。

    在一日高过一日的呼声中,太傅洗女退居幕后,北帝刘耀终于亲政了。

    满朝上下都对他们的君王充满期待,盼着他亲政后能对已经持续了七年有余的改革争吵做出正义的宣判。

    北帝也没有让这些人失望。

    他亲政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别的,就是除掉过去的官制,改用过去汉人的选官系统——九品中正制。

    伴随官制改革而来的,当然是胡人改姓,论资排辈。

    从此,北朝中新一代的门阀世族,建立起来了。

    第225章晋江文学城首发

    北帝亲政,即刻就要看到政绩。

    于是平城一群青年官员飞快地为平城的胡人贵族改好了姓氏,重新定品论级,门第之分,品级之见,顷刻即出。

    不是没有老臣反对过上奏过。

    不过刘耀是个比较专注自我的皇帝,他不喜欢听反对意见,尤其是一群蝼蚁的意见。

    于是一堆圣旨下来,他好声好气将一群递反对文书的老臣叫进了宫,等宫门一关,老臣身上的武器一卸,仆从一隔,立刻有刀斧武士跳出,将这群老臣砍了个精光。

    事后宫中侍卫冲洗阶前大路,据说洗了三池的水才洗干净台阶。

    平城的反对声立刻消失无踪。

    这日,刘耀召集北朝诸老臣于北宫庭前开半旬一次的大朝会,大司马席献也赫然在列。

    从刘耀亲政开始,席献就越来越少出现在朝会上,十次朝会里倒有八次不露面,原本朝中传言他侍主日常起了反心,在他这样谦让下,传言又渐渐落下去,大家都对他放了心,说席献还是那个忠心耿耿的席献,一心只有忠君爱国,绝不可能噬主的。

    他一出现,朝中大臣们也纷纷上前说话,说的自然都是最近的汉姓,你叫我的名字,我叫你的名字,叫来叫去消磨了一阵时间,才老臣眼皮一垂,脸上带出一点苦意:“还好大将军的这个姓原本就能找到汉字,不然,可就得像我们这些老家伙一样改口了,老叫错,老叫错。咱们自己人面前叫错倒也没什么,要是在陛下面前叫错,可指不定就像前面那谁一样,拖出去斩了。”

    此人话音一落,其余人都看向他,余光却都偷偷瞥席献,空气一时安静极了。

    然而席献看了他一眼,并没有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