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节
第(2/4)节
得不会,大家你一刨子,我一斧头,百来副桌凳就赶出来了。
有了桌凳,有了屋子,接下来就等王夫人的教学设备了。
于是,先是大量的纸张被送来了。
乡民们看着那雪白的薄纸,都说这是神仙用来画符施法的东西,小心翼翼地供到了学堂的库房,上了锁,还派了专人日夜守候。
接着是大量的笔墨。
这个乡民也看稀奇,围上去看了又看,最后看着乡长将笔墨也收入库房锁起来了。
再接着是一些算筹,霍家墨子班的学生们上实践课时做出来的黑板,石灰烧的粉笔,再接着是教习老师们的生活用品。
到这里,乡民百姓们已经几乎可以想象到自己本乡的老师就站在学堂里,为大家上课的场景了。
到五月二十四日,最后一批设备也送到了。
是厚厚的一本简体字字典。
万事俱备,只欠老师。
五月二十六日下午,汝南郡304个乡都迎来了他们的教习老师,每个乡两人,都是去年三月末从义军中去妇好书院学习的女学生们。
南帝元年的学生的秋考,就是她们的春考。
在经历完选择专业的考试后,608人被分往各个乡,她们要在未来的两年里担任各乡的教习老师,这两年里,各乡的乡民会负责给她们发工资,负责她们的伙食,而她们要做的,就是教自己所任乡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学会基本的认字,如果能有优秀的学生,则更要进行举荐,推举他们前往妇好书院进行深造。
等这两年一过,她们将回去交上她们这两年的答卷,为她们的毕业考试增加一份成绩。
是的,这两年,她们既会是乡民的老师,也会是乡民们的学生,而能学到什么,学到多少,便只看她们各自的悟性和努力了。
女教习们来到了各乡的学堂们前,几乎是在所有乡民的搀扶下走进了学堂。
这里,就是她们接下来两年要“学习”的地方了。
南帝三年六月一日,汝南三百零四个识字学堂开始授课,一共有三万余人开始了他们的基础识字教育。
后世史书称其为千古开智之日,后世之中,因为这一日往往也是儿童第一次正式入学的日子,称呼又演变成为开学节。
此为本年载入史册的第三件大事。
汝南郡内发生的开天辟地之事外界无从得知,此时,全国最大的新闻是王谢两家的军队的北伐行程。
因为王谢北伐,南帝朝廷举国振奋,一时之间,堆积在江南的文人雅士纷纷为此赋诗,涌现出无数歌颂北伐表达家国情怀和思念北国家乡的诗篇,江南出现短时间的文风大兴,后世称之为王谢文兴。
六月二十八日,王业的大军挺进扬州淮南郡,囤兵淮河南岸,勒令淮南郡内为自己募集粮草,淮南郡内数位流民帅自发率兵前往归附,立志共同夺回家乡故土。
王业对淮南郡流民帅的到来不置可否,但是自己并未亲自接待,只让亲兵出面交代这些流民帅,跟在自己大军外围,听自己命令行事。
淮南郡流民帅私下对此有所不满,但是想到这是风流天下闻的王氏子弟,并未发作,而是乖乖听令。
六月二十九日,谢恺的大军也到达荆州江夏郡,但是他并未忙着赶紧带兵过河,而是先带着大军在江夏郡内扫了一圈,收了一堆流民又吃下江夏郡内几个势力不小的流民帅,得到江夏郡内的豪族支持,队伍从十万大军直接膨胀到十五万,还得到主动上供的后勤粮草无数。
七月初,王业率先带兵度过淮水,攻打淮水对岸的谯郡。
北蛮王刘策治下的谯郡太守乌赫带兵守城,即令轻骑前往陈县找扬州刺史席献救援。
王业带来自己的十万大军将谯县团团围住,切断了乌赫的粮食来源,但是王业攻城一月不下,又不肯让流民帅们出兵以防被抢功。
一直被当炮灰扔在后面干等着的流民帅们渐生不满。
第(2/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