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记事(双重生) 第24节
第(4/5)节
个差役喝了。
酒过三巡,马管事道:“这世道,女子不易,我东家在这儿开个织纺,让女人赚几个钱补贴家用,也不知道惹着了哪路神仙?还请差爷指点。”
领头的差役摆手道:“这我确实不知,不过…”马管事忙道:“还请差爷提点提点。”
那领头的差役道:“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左右也逃不过这个‘利’字。”
第51章
这里几位官差大吃大喝一顿,酒酣耳热地走后,马管事忙叫了顶二人小轿往陈府去,她远远便见了菊生,道:“事急!”菊生一听,也不多问,忙吆喝两个小厮抬了轿子来,一路去了二门,马管事下了轿,又有一小丫头引着去小书房。
夏菱听了信儿忙出来迎,她一面掀帘子引着马管事进屋,一面与几个站在门外正说悄悄话的几个丫头说:“你们先别处去。”那几个小丫头吐吐舌头去了别处。
李婠一见人来,命夏菱端来茶水,又叫人坐。马管事先行了礼,端端正正地在书案下方椅子上坐下,她先接了夏菱端的茶水,按下心中焦急,四平八稳地将此事一一说了。
马管事冷道:“若以这律例,三人成众,怕是街上略作一堆的那些个儿卖菜的、买小食的,也要抓起来。这律例也是个由头,专做栽赃陷害使的。这次咬着我们不放,只怕有人后捣鬼!”
李婠早料到如此,并不十分慌张,她点了点头:“这背后捣鬼的倒好猜,只这事牵扯到了官家,怕是不好善了。”夏菱听了直皱眉,道:“都说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不知道这回该如何。”马管事也没了主意。
李婠想了想,问道:“那几个差役穿得是黑衣还是青衣?”马管事不明白,照实回道:“黑衣红腰带,挂着把大钢刀。”
李婠回道:“这倒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前些日子我读了本《三江游记》,说这衙门里有人专管府库,上供官物,有人筹办宴会,送迎官吏,各司其职。
‘捕役’一职着青衣、戴黑帽,专捉拿盗贼、管城中奸非之事,‘人吏’一职黑衣红腰带,专管城中追催赋税。虽各州各府有差,但应当也大不相离。这次的来得是黑衣,定的却是‘非法’之罪,看来,还要交些‘税’。
现今梁州税课司由梁州府尹孙少堂代掌,他此次没让捕役封了坊子,怕也是有所顾虑。不好得罪这面太深,又接了那面好处,受了人情不好不动作,所以点了几个‘人吏’来提点,一则能多得些‘甜头’,二则又全了那面人情。”
马管事道:“果真还是要银钱!”她恨道:“贪官不顾民穷,阎王不嫌鬼瘦!如今商税不收实布,改折白银,如此便多出不少税钱,差役又定布匹为中下,每匹布又折去三五文,所交商税,有十税一,怕是给了百金不止,这般竟然还不够。
只清清白白地做个营生,老老实实割了肉喂虎狼还不成,硬是要‘敲骨吸髓’才成!”
夏菱皱着眉头道:“这可如何是好?哪还有闲钱挪得动?”
李婠低头思索,半响她笑了笑,说道:“这事我来想法子。”她接着说道:“马管事,还请你先回去安抚着坊内人,一切只照旧罢了,若有人害怕,也只管据实相告,有人要走的,也不必拦着。”
马管事也知这事她帮不上忙,忙点头:“东家,若有事来,定使人知会我。”说罢,又急急离去。
夏菱听了此事心慌,一面将马管事喝过的茶水杯子收捡了,一面用余光瞟见李婠面色如常,故意叹了长长一口气,低声嚷道:“这下好了,这营生怕是要亏本了,不知道日后我们几个的月钱还发不发得出来?”
李婠本在思索,听此回过神来笑道:“怕是不行了,不如我把你挪去两位姑娘那处怎么样?”前些日子夏、李二人去两位姑娘院子坐了坐,半路李婠叫夏菱去提点下那边院里丫鬟婆子,次日,夏菱便去给人骂了个狗血淋头!直让那边丫头们绕着夏菱走。此为前话,也不多提。
这里夏菱见她家
第(4/5)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