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65节
第(1/3)节
这个王浩确实是相信的,多数从事数学研究的教授,手里基本没什么经费可言,都可以说‘过得很穷苦’。
像是郑尧军这样,手里有二十万项目的博导,都可以用‘博导界的高富帅’来形容。
更何况,郑尧军手里还有个五万的小项目,钱不多但支持带学生也足够了。
不过……
这叫能力?
郑尧军显然认为‘钞能力也是能力’,他继续道,“我还和她说,我只带了两个博士,只有你一个研究生,等你读完研,读博还能继续跟我,一个项目从研究生做到博士,到时候,博士论文肯定很优秀,也许都能评个奖。”
“……画大饼?”王浩犹豫了好半天吐出三个字。
“什么叫画大饼,我这是实话实说啊!”郑尧军道,“我手下就这一个研究生,明年也不打算再招了,到时候,专注一项研究,三年、四年、五年,博士论文能评个奖什么奇怪?”
王浩认可的点头,“那也对。”
其实仔细想想,郑尧军的条件确实很吸引人,他的能力水平绝对不差,升教授也只是时间问题。
他手下只有两个博士,只带一个研究生,学生少就有时间去指点。
另外,他还是‘数学导师界’的高富帅,二十多万经费已经不少,也许今年还能再申请个优青?
到时候,经费就是百万起,给学生高补助完全没问题。
不过郑尧军得意的地方,显然不是他自身的条件,而是得意其他教授、博导,去劝胡丽丹都没成功,而他则是把胡丽丹劝的跟着自己读研。
这才是得意的地方。
其他人没有做到,他做到了,不就是很厉害么?
王浩一直在旁边跟着听,他有些后悔来找郑尧军了。
这家伙有点什么事,就喜欢吹嘘一通,跟着郑尧军读个研,耳朵大概会很辛苦吧?
胡丽丹同学,提前对你说一声——
“阿门!”
……
回到综合楼办公室,王浩和其他人打个招呼,说了一下谱仪探测实验的趣事,随后打开了电脑登陆了正负电子对撞机大型研究项目的内网。
内网有很多的数据,还有很多内部上传的论文,甚至还有个小论坛,以供科研人员们针对问题做交流。
王浩点进去看了一下,发现都是灌水帖子,甚至还有人分享一下生活,也有出差国外参加会议的,吐槽当地的环境、旅游景点没意思。
当然也有一些很专业的帖子。
他扫了一眼就看见了谱仪探测的数据。
这些数据是可以随意查看的,保密程度并不高,也只是不对普通人开放而已。
其实就和欧洲粒子对撞机是一样的,因为数据分析是很多国家机构合作完成的,也不可能做到什么保密,只要想看就是能看到的。
谱仪探测的数据,主要包含两种数据,一种是基础的数据,也就是实验检测上传的数据,还有一种是测算后的数据。
即便是测算后的数据,看起来也是非常混乱无序的,专业的研究人员就是在这些混乱无序的数据中发现的问题。
谱仪探测实验针对正-负科西超子衰变的不对称研究,最主要就是想检测到c破坏信号,而c破坏信号的‘最佳表现’,就是在衰变完成以后,能够检测到粒子或特异能量的存在。
这就像两个数字的对撞,一个是的7,一个是-69,两者相加的结果是01。
如果能够发现这个01,自然就等于发现了c破坏。
否则,一切都消失,什么都没有,也就什么都检测不出来,数字‘-69’自然也会被认为是‘-7’。
王浩仔细浏览着数据,他要做的就是对数据有个基础的了解,有了了解以后再去研究就容易了很多。
同时,他也思考起‘空间湮灭力’。
‘空间湮灭力’,形容的是否准确很难说,但肯
第(1/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