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54节
第(2/3)节
定。”
“西海大学的王浩教授是这么说的,他还提到了温度场问题,我们还没有做具体测试,但磁场控制被证明,那么温度场应该也没问题。”
“所以相关的研究方向,应该是研发稳定磁场装置以及温度场装置,而不是去做技术、工序上的改进。”
“我们找的方向错了,也难怪相关研究进度都很小。”
“所以,为了减小损失,我建议第一步是,停掉所有相关项目,包括和其他机构的合作项目。”
“大家表决吧!”
“同意!”
“同意!”
“……”
第一百三十三章这会成为他们最美好的记忆!
武钢研究院的内部会议,确定暂停所有正在进行的、与双辊铸轧技术完善相关的研发项目。
首当其冲的就是东港大学合金实验室的项目。
当天的会议只是确定暂停项目,而暂停项目首先是暂停给合作机构划拨经费,随后会追溯结算一部分没有用掉的经费,并对每个项目进行经费使用的审核。
这个过程是违法研发合作协议的。
所以后续的追溯结算以及项目经费审核,基本上就只是走个形式而已,有大笔经费没有使用就追回来,没有大笔的经费也就不在意,全当是研发走错路的损失。
其实,这对于研发合作的实验室,不算是坏消息。
虽然合作的实验室不能够拿到后续的经费,但因为项目被合作方暂停,即便是研发没有成果也不会被追究,而前期投入的经费以及已经在账户上的经费,项目赞助方向拿回去可不容易,甚至说一般就直接放弃了。
陈建林还不知道这个消息,他对于做武钢的项目,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
他不仅仅是认真的准备实验,还检查其他人的工作成果、报告。
就像彭辉对陈建林的描述,当认真做项目的时候,陈建林几乎是事必躬亲,每一个细节的工作都要参与,保证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马文钧提交上来的报告,自然也会被认真的看,甚至是认真的研究。
陈建林根本就不信任马文钧,在实验室的其他人看来,两人的关系非常亲近,实际上,因为一些私下的问题,他们一直都相互猜忌。
陈建林不信任马文钧;马文钧也不信任陈建林。
不过陈建林仔细研究了马文钧递上来的报告,并没有发现任何的问题,甚至还觉得马文钧非常努力,报告做得非常的细致,细节分析上也非常的合理,可以说工作完成的很优秀。
“难道不是马文钧的问题?就是实验本身的问题?”
陈建林思索着。
他再次找来马文钧,对于实验进行了详细的沟通,还探讨了很多研发的方向和想法,才终于建立了一定的信任。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把项目搞好。”陈建林拍着马文钧的手臂说道,辛苦你了,马教授。最近实在是太忙了,这个项目我是希望能够达到预期,甚至是超出预期,只有这样才能证明我们合金实验室的水平能力。”
“我跟你实话说吧,武钢后续还有项目,而且是非常高端的项目,只有做好这个项目,我们才能争取能拿到后续更大的项目。”
马文钧听罢思索着点头,眼中也露出了一丝期待。
更大的项目?
经费过亿?
他忽然有些明白为什么陈建林会认真做项目了。
如果做好项目,就能够争取到过亿经费的大项目,那么就肯定值得一做了。
经费过亿的横向项目,哪怕只是卡住三分之一的资金,也有超过三千万之多。
现在已经没有了周晓龙,他就是陈建林唯一的‘自己人’,到时候,三千万中能分到多少呢?
马文钧对陈建林并不信任,但也不得不承认,陈建林笼络起人来是很大方的,他自己赚上一万块,就能分给其他人五千。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