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62节
第(2/3)节
时间吗?”
“是王浩。”
“王浩?理学院的吗?我怎么没听过?他水平够吗?”
“额~~”
面对一个较真的老教授,栾海平也是没有办法,只能耐心的解释一下,王浩是刚提升的年轻副教授,自身水平肯定是够的。
李进这才放下电话。
少教一门课倒是很好,但他也不希望看到自己放下的课程,其他人水平不够教不好。
栾海平和李进通过电话以后,迅速对课程进行了调整,把《非线性泛函分析》课程讲师的名字改成王浩,还注意了一下《非线性泛函分析》课程的时间,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有冲突,仔细研究了研一其他课程,把其中一节课改到了下午进行。
“呼~~”
对着电脑忙碌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适合的时间。
栾海平才站了起来,对王浩道,“这下,可以了吧?《非线性泛函分析》这门课很难啊,新学期你有两门课,教学担子很重啊!”
王浩则是满意的点头,“这样就行了。”
他早就看完了新的工作协议,发现没什么问题以后,就果断的签上了名字。
栾海平和张世诚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
终于,签了!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签订工作协议,会卡在‘课程太少’的问题上。
现在协议签订完成了,都像是完成了重大任务,都不由得露出轻松的笑。
栾海平过来和王浩握手,笑道,“从现在开始,就该叫你王教授了!”
“王教授,还有什么其他要求吗?”
“王教授,你对选修课有什么考虑?可以提前报一下,也好安排时间。”
“王教授、王教授、王教授……”
泥煤!
王浩心情恶劣的走出政务楼,但想到职称升为了副教授,以后的称呼确实会是‘王教授’,心情顿时变好了不少,看看时间去了教职工食堂,吃了个晚饭以后,就到周边逛了一圈。
回去,睡觉。
第二天上午,他去了理学院教研室,研究起了申请基金项目的事情,还到二楼找周清源问了一下。
周清源的建议是申请两个项目,“你可以申请一个主项目,还有一个小项目。”
“如果能申请到杰青项目,肯定是最好的,但是难度非常高。我建议你申请优青项目,比较适合。省里的青年项目最容易,你有核心论文,肯定能申请到,只是经费少一些。”
“这个都不要紧,主项目选择自然科学基金的优青、面上,或者是数学元初项目,都可以。”
周清源讲解的很细致,针对每一种项目的难易、好坏,都认真分析了一遍。
王浩也听得很认真。
他已经想好了‘主项目’内容,就和‘破解上帝之数’的研究任务有关,因为有了一定的灵感值,他也知道该怎么写研究方向。
项目名称就是“进位判定算法的探索研究”。
有‘傅里叶变换辅助构建数学模型’以及‘大数相乘算法’两项重量级的算法研究,申请相关领域的项目,只要写出研究方向,评审通过的概率还是很高的。
但是,最后王浩决定暂时不考虑‘国家级’、‘杰青’等高端基金项目,决定降低一级申请省级的基金项目,因为高端的基金项目只是申请到的经费高,有个名义上的头衔,申请被拒的概率同样非常高。
如果申请国家级的基金项目,就同时不能申请地区级的项目。
他申请项目的目的只是‘有报销’就可以,手下没有学生不需要发劳务费,研发时间也不可能长达几年,申请到再多的经费也到不了自己手里。
只是为了一个青年学者之类的头衔,冒着申请被拒以及拖延几个月的风险,想想也没多大意义。
如果是申请省一级的项目,以他之前的研究成果来说,随便写个同领域内容的申请,大概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