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谪宦 第55节

第(3/4)节
是,依言到了她跟前。

    经嘘寒问暖一番,才听龚太后似是不经意般地开口问道:“宁氏,哀家若是没有记错的话,荣昌可是年方十六了?”

    “回太后的话,确是过了十六生辰。”

    “好,很好。”龚太后的眼神越发显得慈爱,“桃之夭夭,静女濯华,荣昌可有心上人?闲话家常倒也不必见外,哀家或可替你做主。”

    此话一出,李月回脸白了一瞬,下意识地想要从龚绰的掌心中抽回手,却是在对方渐紧的力道中强行控制住了自己的冲动。

    不可说。

    殿中伺候的宫人大多都被谴出去了,而宁氏有些坐不住,讪笑两声,忙着承太后的意,道:“贱妾鄙薄,倒是连累了荣昌,若得太后垂青提称一二,实是好事一桩!”

    这宁氏是个识时务的,好拿捏。也难怪,在这深宫里头坐惯了冷板凳的人一旦得了点甜头,就容易坐不住了。

    龚太后浅笑,有了这一来二去,接下来的话可就好开口了,“侄子龚铭,年岁正适。来日或可多多走动,洽谈其乐……”

    外头的日光有些暗了,煌煌灯火次第会起,屏风帷幕之后的影子却是不复先前。当寿康宫外一婢女入内时,龚太后的视线在李月回那故作镇定的面容上停留了一会,这才“大发慈悲”让人把荣昌母女二人送走。

    她又唤心腹陈嬷嬷来给自己捏了捏太阳穴,而后从婢女手中接过信件。

    消息是龚河平那边传来的,内容很多。

    龚太后眼神一暗,半晌后才摇了摇头,略有些疲惫地道:“左右也得多劝劝龚芜这傻丫头,好歹收敛一些。”

    平日里的小打小闹也就罢了,这回的动静着实闹得大了些。

    “让太后烦心了。”陈嬷嬷叹道。

    “还有,改日替哀家探探臣弟。”龚太后思虑片刻,虽来信道并无损失,如旧化解,赶在暴露之前彻底转移了藏址,断落不得什么把柄才是,可她总觉着此次受探非无意。

    务必再谨慎一些。

    (本章完)

    第57章忆昔人山河为冢,雄兵逐仇。

    有司致言,辞令庄敬,修德正容,礼之始也,是为冠礼。未入宗庙祠堂,但迎银簌朗清,成于逐客台上,而宾客皆止声以候。

    [1]“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当最后一爵弁被司马潜抬托而起加于束发之上时,端跪着的司马厝忽而郑重地躬身,向他施了叩首礼,没有听唱拜,而是他自发的。

    当得起。

    司马潜眸光微动,在替司马厝又整了整仪容后,压了压唇边的笑意,那伸出来欲搀的手就停顿在了半空,说:“就权当替你父亲受下了,看了你小子那么多年,没看出朵花来,反倒是把养老本给赔进去了。”

    自是成不了花,他那凛然的肃杀被收敛在了正冠庄服之下,冷淡的眉眼灼锋不现,过于年轻俊朗的面容便成了另外一种不居天潢贵胄之下的观感。虽曾经草野朔风扑卷,依旧是骄矜如旧。

    “可叔,”司马厝仰着脸看他,只是脸上没什么表情,“既你已说过,不拜权功禄名山石斗海,惟念日月养恩半两白银。叔若亏功,那我是不是还应该在以后回了朔北时,掺一把黄沙去。”

    因着备战未敢松懈,司马厝简直都忘记了自己生辰的确切时日,只知自己受加冠的年岁已至。又和叔叔分驻两地,未得长辈提及主持,此件重事就这么的被耽搁了下来。直到司马潜这次回了京,坚决要给他补办。

    占筮卜日,择其良时。阵势并不算浩大,却也可见重视。

    时人省而为然,故此后台名更改,毁台一喝唤得民间争相见军帖,声名初传。

    赵枳姮选择了理解,不过反对自作了决定,逐客台便成了她的拜婚堂,在此后无数个妆台蒙尘的时日,她便在小小的司马厝面前,浅露一露脂红。

    乱世中的情缘本就如同剪纸一张,平常的百姓但求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