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第(1/2)节
谁料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倪隽明在一边,不自然地轻轻咳了几声,掩饰似的也拿了个橘子,在手里撕扯几下,剥开来,有一搭没一搭地吃着。
阿光看了,就明白了。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和张家小姐说的,她竟肯放他走。”
他知道这样问出来,显得十分无礼,就收了心。站起来道:“我来整理一下大家的行李吧。”
倪隽明赶紧跟着站起:“一起整吧。怎么好叫你忙着,我们却闲着吃水果?”
张绍祺点头认同,眼看也要跟着站起来,阿光轻轻按住倪隽明的肩膀,让他好好坐下,又给张绍祺递了个眼色,笑着解释。
“你们两个,本来都是娇生惯养的大少爷吧?我看,这几天你们什么事都亲力亲为的,已经太辛苦了。我这是第一次坐火车,真是不太习惯,这么坐着不动,还怪难受的,刚才就想着找点事做了。”
倪隽明急忙解释:“从前我们留洋的时候,身边不能带上伺候的人,就都学着自己做事。这些生活的小事,都是我们做惯了的。”
张绍祺在旁点头认同。
“杜大哥,你可不知道,我们会的多了去了!”
第95章投江
在海外的日子,可不是人人都有。即使在当时有些难处,可到了现今回想,也都变成了有趣的回忆。
阿光虽然经历过好几次戏文中的人生,可也没有远赴海外过。听他们开了个头,就笑着看过去。
果然,倪隽明和张绍祺的兴致都很高。
张绍祺更是连说带比划:
“其实,那是洋人的地界,吃住都很不方便,还很贵。我们预算有限,有时候舍不得花费,也会去找个店铺,帮忙做点零工,赚生活费用。
“后来,大伙儿一合计,觉得打工又累,赚得又少,不如大家自己干。我们就研究了怎么点豆腐,做好了就卖给洋人。
“杜大哥,你可没见着,洋人对咱们的东西,可稀罕着呢!在咱们这儿只卖一个铜板的豆腐,我们要洋人一块大银元!”
“这么黑?”阿光觉得奇特,“她们竟也肯?”
“物以稀为贵,她们没见过,就乐意买。”
“那她们没见过,要怎么做了尝尝?要是因为这个,觉得不好吃,觉得咱们华夏人都是骗子,不就说不清楚了?”
“这我们也想到了!”张绍祺想起来就开心,“我们有个同学,她会酿酱,做酱油。我们就告诉洋人,把豆腐煮一煮,在这个‘神奇的调味汁’里蘸着吃。”
阿光忍俊不禁:“一小瓶酱油,又是一个大银元。”
“对,那会儿可赚了不少!真是太好玩了!”
阿光一边和他们说笑,一边摆放行李。话赶话地说到这儿,就不经意似的问:“我总听人说,去外国留学很好,能学很多东西,但我从来不知道,都是学些什么。”
他收拾差不多了,就坐回来问:“你们学的是什么?”
倪隽明答:“油画。”
张绍祺答:“摄影。”
“真厉害。”阿光赞叹,“怪不得电影公司要邀请你们。”
他忽然想到,如今他已经顺利上了火车,想必就能顺利成行。心里一高兴,就直接问两人:
“对了,开电影公司可不容易吧?咱们此去,是去一段时间,帮帮忙就回来,还是要在沪上扎根了?”
张绍祺兴致颇高:“如果,咱们的电影特别受欢迎……”
倪隽明却泼了盆冷水:“如果,咱们的电影收益很惨淡呢?”
这人虽然年纪轻轻,却总是在沉稳中透出些悲观来。仿佛对世上的一切都有些冷淡,有些厌烦。可是,又不见他把这种情绪散播开来,而是一直闷在心里,养成一股子淡淡的忧郁气质,总在眉梢眼角笼着层轻愁,看起来更是吸引人。
万事开头不易,阿光还是希望事情向好:“我觉得应该不错吧!那边既然多次邀请,就是说明,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