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02节

第(2/3)节
    朝臣们闻言俱是一惊,大家官场沉浮多年,即便是最正直的官员,也知道这差事的棘手之处。

    要知道哪次天道场闹事,不死几个人?

    即便将这些人给抓了起来,也不可能真的随意处置了。顶多就是将他们关一阵,等风头过了,再惩处经办此事之人,给那些学子们一个交代,也为了安抚天下文人。

    典型的打一巴掌,给一颗甜枣。

    不论最后文人学子们的诉求有没有得到解决,但经这番操作后,基本就翻不起大浪了。

    所以谁接这个差事,谁倒霉。

    萧芜心中一急,刚想出列为云舒说话,但瞟到云舒与谨行对此都没什么反应,只好将“此事不妥”的话,给咽了回去。

    除了萧芜外,还是有人出列的。

    “陛下,殿下刚刚入京,对最近京都聚集的学子情况,不甚熟悉。此事还是当由总领大雍各学府教育之责的祭酒办,才更为妥当。”

    国子监祭酒当即狠狠瞪了那人一眼。

    即便不少人都觉得,在册封大典之前,并不适合让储君得罪天下学子,但承安帝心意已决。

    他呵斥道:“你这是在质疑朕,还是在质疑我大雍储君的办事能力?”

    这话,哪个朝臣敢接?

    为云舒说话那人,当即跪倒在地,请求承安帝恕罪。

    承安帝自然不是针对这名官员,他针对的只有一人。他重新换了副和蔼的面容,笑着对云舒说道:

    “十五,那些学子都是未来的朝廷栋梁,现如今只是走了歧途。你身为一国储君,自当该去将他们劝返,让他们走回正路。日后你登基,这些人说不准还是你的左膀右臂,到时也算是一段佳话。”

    他这番“日后登基”画饼的话,听在老谋深算的人耳里,却是另一番情景。

    陛下这是没打算让殿下即位啊!

    众人的目光不断在承安帝和云舒之间徘徊,这一轮较量,到底是谁服软?

    云舒倒是不在意朝臣们的想法,面对承安帝亲和的态度,他也没再如刚刚一样桀骜。

    “父皇,若要儿臣接下这差事,是不是儿臣如何处置,您都同意?”

    在承安帝看来,云舒从战场下来,手段必定直接。他腰间悬着的剑,说不定要手起刀落,斩了带头之人。

    云舒越有能力,越能平定天下,但于文人之中名声越不好,对他越有利。

    他笑得越发和蔼可亲。

    “自然。朕放手,只要能平了这闹事,你想如何做都可以。”

    云舒当即转身,高声对着朝臣们说道:“你们可都听到了,父皇放手让本王去处理此事。你们可有人反对?”

    朝臣们面面相觑,但承安帝和夏王殿下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他们能反对什么?

    跟他们又没有什么关系。

    有几位朝臣想要提醒云舒,但见萧芜摇了摇头,于是又重新低下头。

    “既然大家都支持本王,那本王便去了。”

    众人俯身恭敬送云舒出门,云舒刚抬步,突然转头看向一旁的国子监祭酒,笑道:

    “祭酒大人,随本王一同前往吧。”

    祭酒心口一跳,没料到自己会被点名,但想到云舒刚进京,对京都的情况不熟悉,于是赶紧拱手道:

    “愿为殿下效劳。”

    云舒走到门外,罗延当即点了人跟在他的身后,而其余玄甲卫则仍旧留在原地。

    几万大军自然不是全在此处。

    京都是有几处卫所的,分管不同,每处数千人不等,算是京都最强的武装力量。

    而庞农在进城之后,便带人将这几处卫所全给围了,彻底从根源上解决麻烦。

    气得这些卫所的长官暴跳如雷,但也毫无办法。

    -

    学子们自然是进不到皇城内的,所以这天道场并不在皇城内,而在皇城外西南处。

    这里原先是一处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