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庶女多福 第96节

第(2/3)节
知这是在问左丞相袁桓,如今的百官之首。

    袁桓不但是当朝左相,也是太子太傅,三朝的元老。

    就听一个苍老的声音道:“陛下,以老臣所见,这追究责任之事可以缓一缓。当务之急,只有两件事。一是如何尽早平息昌县之乱。二是如何防范别处,不要步昌县后尘。”

    江凌心中佩服。这确实是老成之言。而且谁也不得罪。

    “哼!”皇上鼻孔里哼了一声,算是同意他的说法。

    就听袁桓接着道:“不如先将昌县陶荣生县令下狱待审,平息了昌县县民之怒。再由乐田县县令龙家胜前往主持赈灾善后事宜。兵部继续调集兵马扫荡残匪。其余各处赈灾均以乐田县为例,如此可保无虞。”

    江凌听了,眉头微收。

    乐田县之所有平安稳定,跟龙县令的关系不大。主要还是靠的宏福寺,尤其是钟哲,后续源源不断地保证了粮食供给。

    如今昌县危局,以龙县令之才多半处理不了。

    更何况也无法各处都照搬乐田县的做法。

    毕竟其他地方并没有个宏福寺,替官府承担了一多半的责任。

    就听皇上冷笑了一声,“以乐田县为例?刚才袁相莫非在打瞌睡,没听见陈尚书之子陈侍御史的呈报?昌县可有个宏福寺?可有个王青云?可有个陈勋?可有个江凌?!”

    江凌猛地听到皇上提及自己,不由大为震动。

    原来在他前头跪着的那个六品官是陈勋。

    不知道是不是太子搞砸了赈灾一事,百般推诿,便有人提到了聚福镇,于是一个牵一个竟把他扯了出来。

    虽然东宫之位甚是稳固,可也说不定有别的皇子蠢蠢欲动。这才有了昌县之乱。

    他正在思忖,就听得一声喊:“江凌何在?!”

    江凌不由轻轻一颤,眼神灼灼明亮。

    他看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第88章良机难逢

    显然,这次太子把赈灾的事搞砸了,事后又不敢承担责任,皇上确实十分恼怒。

    连带的,也对袁相这个相爷加太傅十分不满。

    刚才问袁相这几句,分明是引蛇出洞。

    虽不知道皇上叫他来是想干什么,但是这也可能是他这一辈子唯一能见到皇上的机会。

    他一直努力上进,就为了不让锦鱼日后后悔嫁了他。

    可他若是论资排辈慢慢升迁,也不知道要锦鱼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扬眉吐气。

    今日这样的机会,也许是一生一次。

    他无论如何也要给皇上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不能把太子还有袁相得罪了。

    江凌长吸一口气,沉稳地回应了一声:“回皇上,微臣在此。”

    皇上叫了这一句,就听见殿前远远地传来一个回应。

    这声音平静无波,好像泰山崩于前亦不改色。

    既无突然被点名的惊惶害怕,也无突然被关注的受宠若惊。

    他若是没记错的话,这个江凌是头一回面圣。

    而且还是他震怒的情形之下。

    刚才那个陈侍御史就吓得声音颤抖。

    今日金殿之上,百官为了昌县的事闹得不可开交。有攻讦太子无能的,也有吹嘘太子身先士卒的。有说太子要为此次赈灾暴动受罚的,也有说太子无过有功应该嘉奖的。

    吵来吵去,东宫一派把责任全推到了户部。

    户部王尚书就以乐田县为例,证明户部粮食分发及时,只要地方官员处理得当,并不会出乱子。指责昌县官员上下都有问题。

    结果自然有维护昌县官员的官员反驳说龙县令只是捡了别人的便宜。实际上乐田县救灾安稳无事,是因为宏福寺承担了上万的灾民安置。

    因那龙县令还没有上朝的资格,离得也远,礼部陈尚书便说他儿子陈勋对事情经过最为了解。因他儿子一直在宏福寺与龙县令之间居中联络,共同救灾。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