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蒋振华举国大革新
第(2/4)节
律也会逐渐失去它的公正性和威严性,财产、土地的兼并仍是不可避免。要想比较彻底铲除这一祸根,破除门阀贵族的影响才是根本之道。经过前面十余年的改革,门阀贵族的势力已经被极大的削弱了。如今实行的科举考试,已经完全打破了士族一统官场的局面,国家政权被工农商学兵各种出身的人才所把持,士族已经无法大权独揽;另外教育中提倡的法家为主,儒家为辅,百家争鸣的格局,也沉重打击了以儒学为信仰的士族势力,使其再也不能通过儒学来控制人民,达到一家统治的目的。可以说,如今旧的士族门阀的影响已经大为减弱,数十年内不可能再为患国家。日后,对教育和科举这两件削弱旧士族势力,提升百姓民主性、自悟性的改革一定要继续加紧实行,决不能停止。当然为了避免新的门阀贵族的出现,还是必须制订些特殊的法律规定。这点秦国的军功制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参考制立相应的新法-因功应爵令:国家所封文武官职任何原因都不能由三代以内直系或旁系血统之人世袭,任何人要想获得相应官职必须通过国家相应考核,具备应有才能方可;国家所封王公贵族等爵位沿袭不过三代,三代以内若无大功于国,便降级使用;如再三代仍无大功,则依次降级。这样子的话,应该就可以很好的扼制新的门阀的产生和坐大。国家也可以得到更长久的平安。不过,虽然这个制度虽好,会不会因为触动诸文武大员的利益而受到文武官员的抵制还是个问题,看样子要好好动点脑筋啦!
三、改革度量衡。在古代中国的度量衡制度相当混乱,便是秦始皇改革过了以后,也没有太多的改善,各种制度,测量器具都有。这很不利于日后现代科学的发展,各种工业产品的制造要是搞错了零件的尺寸,那还得了啊。改,一定要改。还要以现在的十进度为基础吧。长度分为毫米、厘米、分米、米等等以此类推,重量分为克、十克、百克、千克等以此类推。时间也得改成24小时制,否则每天什么辰时寅时几刻的我老要换算半天,实在是烦。待过几天让科技部的郑浑等会合工业部的官员各做些样品出来,作为范品,全国推行。这样一定可以大大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四、文字也要改。当时刚至三国时,看古代的字真是别扭,全是繁体,自己认虽认得,可写着实在是麻烦。改,用以后的简化字来代替,这样也方便百姓们学习,可以更好地打破士族对文化的垄断。一旦百姓们获得了相应的文化知识,那么知道了诸般道理的他们就不是那些士族们可以随便欺侮的啦,这也有利于我大唐王朝的长治久安。那些繁体字吗倒不急着废除,不过书法家们拿它们来练练书法,也不是不可以的吗!反正政府和学堂以后不允许再用这种字就行了,这样也就会逼得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来适应文字的改变。
五、修路和造车。现在汉时的道路简直是狗屁不如,到处大坑小坑的,我坐在御辇这么豪华的‘宝马’上都被颠得要死,一般的马车更是不用说了。要改,一是要学秦始皇修驰道一样,在全国范围内修筑战略性的道路,连通全国所有的郡、县以及边境重镇,一则利于军队快速调动,二则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吗。二是运输车辆也要改,现在的军队、民间使用的木制马车根本不能适应以后大规模后勤补给的需要,一是速度慢,这么颠的马车,又没有减震措施,能跑得快才怪;二是耐用性差,毕竟是木头的,颠簸得厉害很快就会散架的;三是运载量太小,难以负担大军远征的后勤补给需要。我打算一个将车轮全部换成铁制的,这样有利于长久使用,二是使用减震弹簧,加强车辆的舒适性以及安全性,加快速度,三是将来最好能够在铁制的车轮上裹上橡校,这样子安全性和速度便可大大提高。(嘿,嘿,主到橡校,就不得不说到印度尼西亚啦,这些红毛猴子我早就切齿痛恨啦。趁这回我需要你们橡校的机会,将来会派舰队将你们全部宰个干净得啦!嗯,全杀光啦也不好,还是留点作为免费奴隶把我大唐割橡校吧!嘿嘿!)至于动力吗,还是用畜力好了,毕竟现在蒸汽机还没有发明出来,不过现在也应该动手啦,
第(2/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