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十一章勤炼钢铁以图大事

第(2/3)节
没有大量的资源做后盾,这钢铁行业也发展不起来啊。

    按照大家的意思,选了个良辰吉日高炉开始生火,一筐筐的铁矿石放下去。只见红光耀眼,四周温度立马飚升,我在旁边热得满头是汗,但是却一点不敢大意,盯着高炉,希望能够看到成果。一旁观察火侯的老铁匠看看火侯够了,忙下令出炉。于是几名铁匠开动机关,顿时滚烫、通红的铁水汹涌而出,登时照得围观众人面目生辉。众铁匠一时惊呆,这一炉足足有好几千斤的铁吧,比以往的生产效率足中提升了几十倍之多。众工匠一时面面相觑,心道:“我们的皇帝陛下还真是奇人啊,行军打仗,治国理家是天下第一的好手,没有想到对炼铁也是天下第一的精通,真是奇怪哉也。堂堂的一国之君会喜欢这个?不明白?”(正是因为我的平易近人,一心为民,后世对我赞誉良多,号为‘千古一帝’,‘平民皇帝’。哈哈哈!)我看生铁已经炼出,便命将铁水灌入平炉中平时冶炼,一起炼了四天,铁水的颜色发生了变化,凭知识我知道应该可以了。就命令开炉。钢水汹涌而出,经过冷却,转眼凝成钢锭。有性急的铁匠抬了几块过来让大家观看,众人一看都呆了。以往以得一点好钢,真是要‘千锤百炼’,不是有这个成语吗。可如今就是这么简单,很多铁匠不由得激动得哭了出来。我告诉他们凭借钢水的颜色可以炼出不同软硬度的钢来,鼓励他们大胆尝试,不要怕花时间、不要怕花钱,一切由国家来出,待工艺成熟以后,朝庭给大家庆功。众工匠们顿时欢声雷动,干劲十足。

    过了月余,铁匠们回报说,工艺已经基本可以控制,时间也可以掌握得恰到好处了。我闻言,便设计了一个简易的车床,令郑浑与众铁匠试着看看能不能做出来。过了一个月,郑浑满脸兴奋的来报告说,大功造成了。我欣喜若狂,急忙召集众文武和其一起去看。果然在水边一台机床已经安装好了。我一看其工艺,心头一惊,这明明全是手工磨制的呀。我叫过诸工匠,令他们伸出双手,果然全都磨出了血泡,磨出了老茧,我的眼泪刷地就下来了,众位文武也非常感动。我感动地道:“联在这里多谢诸位爱卿了。你们今天吃的苦,联会记在心里,你们的后世子孙也会记在心里。你们的发明和创造将造福我大唐千千万万的子民一生一世,联在这里代他们向你们道谢了。”说着深施一礼,诸位工匠闻言,泪流满面,纷纷拜谢。郑浑道:“陛下何须谢我们,要不是陛下的改革,我们这些匠人还是下九流的行业被人看不起,哪能如现在这般风光。臣甚至还坐上了部长,成为国家最高的官员之一,臣等何其幸也。为了报效陛下和朝庭的知遇之恩,为了让百姓们日后都能用到精致、兼价的铁器,我们就是再吃点苦也值得啊。”众人纷纷附和。我暗暗感叹;多么纯朴的中国人啊,我要不能将他们带入一个辉煌盛世,我对不起他们啊。

    顾不得再想这么多,我和诸人来到车床前,挂上档位,车刀飞转,顷刻间将一块钢胚切成了圈柱形。再换上钻刀,在圆柱上打了个孔,再用镗刀把孔打光了,用丝了刻了罗纹,装上木柄,就做好了一件最简单的产品-锤子。周围的铁匠和大臣们看到我变戏法似的转眼间就做成了一把锤子,惊得眼珠子都差点掉出来。工匠们惊叹道:“以往做把锤子要好半天,现在只要一杯茶的工夫,这车床实在是太神奇了。”官员们则惊讶:“呀,想不到我们的皇帝陛下还有这一手啊,以前怎么不知道陛下也懂打铁啊。真是不可思议!真不知道陛下还有什么不懂的。”我哈哈大笑,向他们一一讲解车床的作用。临走时令他们开始批量的制造车床,当然种类就多了,如车、铣、刨、磨等。准备为日后生产火炮以及其它金属制品做准备。于此,郑浑领人开始玩命的工作起来。我也暗暗的嘘了口气,忙了几个月,总算解决了最开始的难题。想想刚开始时,不仅仅是两位皇后,就连郭嘉等也反对我去搞炼铁,害得我费了不知多少唾沫才让他们相信这炼铁对中华民族有多么多么重大的意义,诸人才将信将疑的同意了。今日看到了效果,众人才恍然大悟,纷纷向我庆贺。

    我这些天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