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七章刘玄德终遇诸葛亮

第(4/4)节
美。你想袭取益荆两州,首先就得看我同不同意。就算你有本事能从我手中强行夺得益州,你不得百姓之心,占了益州也是枉然。何况益州之地虽为守之易,但攻之也难。你想从益州北上攻取关中及陇西诸地并受制于粮草不能成功。六出祁山失败便是证明。我何惧之有?再说你想从荆襄提一军袭宛洛取许都。我就能让你如愿吗?我手握中原之众,兵多将广,岂能惧你一小小村夫,你可不是像小说中写的那么神。何况若刘备占据荆州,孙权必会担心其顺水而下袭取江东。万一我有所不敌,中原危险,刘备、诸葛亮等要得胜时,孙权一定会出于自身安全考虑,出兵偷袭荆州。如荆州一失,则北伐之兵受两面夹击,必死无疑。所以说,我认为不论是原版的还是我来到三国后改动的隆中对都只是一个理想化结果,但实际中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可见诸葛亮并不是什么杰出的战略家。想到此,我对诸公道:由此隆中对可知,诸葛亮此人大局观实不如奉孝,只是所谓战术出色,战略糊涂的杰出人才而已。为何如此之说呢,孤认为有三点不可行之处:其一:隆中对欲先夺荆州为根基,这荆州刘表基业,根基深厚,非轻易可动。而且是百战之地,极易受敌四面攻击,自保尚且不瑕,焉能全力北上进击耶?其二:隆中对欲夺我军益州之地,孤自信决不可能。有智谋不在其下的陆逊及沮授二人分镇汉中及西川,再辅充魏延,李严,张任,严颜等名将,必能将诸葛亮击退。益州若在我手,其焉能分出斜欲及宛洛耶?即便其能得益州,然则由于益州多山,虽极利于守却同样极不利于攻。故益州保守有余,进取不足,若粮草供给困难,焉能支撑大军强行北上耶?其三:即便诸葛亮等顺利夺取荆州及益州,具有了北上出兵的先决条件,也必不能成功。一则中原财雄势大,以中原十州之人力物力何惧之有。二则其即使一时得势,江东孙权必会不喜,恐刘备及诸葛亮扫平中原后趁势东下,必会和我等结盟前后夹击,定能一举将诸葛亮等击败。故我认为此隆中对过于理想化,只可想像却不可能成为现实。可见诸葛亮此人非是最佳谋划人才耳。诸公以为如何。诸人闻听,纷纷称是。皆道:诸葛亮虽然多才,却并非无人可敌。吾军中主公和奉孝二人便可挡之。)

    次日,诸葛亮随刘备来新野县。徐庶见了,心甚喜,谓孔明曰:“汝三难皇叔,终肯出山也。”孔明密谓其道:“不若此,怎显吾能也。”徐庶大笑。徐庶便请将军师位让于孔明,孔明不受。汉代以右为尊,刘备遂拜孔明为右军师执掌三军,徐庶为左军师相辅。至此两位贤士归于刘备,刘备羽翼渐成,渐有王霸之相。

    不久吾夺得幽州、邺郡时,正欲于曹操相持于冀州。闻徐庶、诸葛亮归于刘备。大惊,心想该来的还是要来啊,幸好庞统尚未归附,否则难敌也。遂命四州、尤其是益州陆逊严防诸葛亮入寇,待我平定北方,再来决一雌雄。陆逊等皆闻吾天下英雄之论,知诸葛亮乃天下‘十大谋士’之翘楚,小心防备不题。
第(4/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