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五、洞房花烛时(h)

第(2/3)节
时度势,不再逗弄,温声安抚道:“今日不必进宫,郡主安心睡罢。”

    等到屋内再次安静下来,戚笈卿身心俱疲的重新闭上眼,竟倒也很快睡着了。

    再醒来时,已是日上梢头,春日暖光徐徐渗入帐缝内。

    她渐渐被扰醒,蹙眉低咳一声。

    守在门外的雁箩听到动静,急走进来,隔着帐子踌躇好一会,开口的声音无比沉重:“主子,您,您怎么样啊?”

    戚笈卿掀开被子一角,粗略的扫了一眼身上斑驳的红紫痕迹,以及腰间和双腿不容忽视的酸肿沉重,沉默许久后,捂住脸长叹一口气。

    “让人备热水,我要沐浴。”

    “……你出去,不必在一旁侍奉。”

    雁箩按照吩咐在偏房备好热水,在她再三保证无需服侍后犹犹豫豫的离开了,只是守在门外也不消停。

    “主子,水温还合适不?若是凉了,您可要唤我。”

    “主子,准备的衣物您还满意吗,要不我再拿一套过来?”

    “主子……”

    这嘘寒问暖的,仿佛生怕她一个想不开把自己淹死。

    一阵折腾后,戚笈卿擦着湿发打开门,表情无奈极了,找了件事把人打发了:“去把府里管事的人叫到大堂,一会我要问话。”

    半个时辰后,戚笈卿踏进丹暖堂,走路的步伐比平时要收敛许多,但举手投足间依然透着干练。

    她着一身紫绡素裙,在雁萝的苦心劝说下,外面松松罩了一件抵御春寒的红锦刻丝披风,正巧应合上新婚的身份。

    大堂内的下人不知因何事小声争论,大多都没察觉到有人进来。

    中间一个站的跟小山似的男人捻着小胡子重重的咳了一声,所有人才安静下来,迅速噤声不语。

    戚笈卿将这一幕看在眼里,扫了一眼那人,在长桌旁坐下。

    旁边随侍的下人立即将早食一碟碟端上来,碗碟罩在食笼里,尚且冒着徐徐热气,看得出是费了心思的。

    刚才那人上前一步,笑吟吟介绍道:“郡主,这是老奴吩咐厨房准备的早膳,您看看合不合口味。”

    说罢,朝一旁使了个眼色,下人立即上前,将食笼一一拿开。

    茶香腊肉、葱油嫩煎、奶皮软糕、槐花蛋羹等六碟小菜并两份汤羹。

    这都是她以前在宫中常吃的菜。

    戚笈卿眸光动了动,拿食箸拨了拨手边的碟子,诱人的食物香气立马窜腾上来,味道想必是极好的。

    她眉梢透出一丝满意,放下食箸看向那人,问:“你便是吴总管?”

    吴寅垂首作礼道:“回郡主,老奴名唤吴寅,得俞后指令暂领总管一职打理郡主府,职务一事合该郡主亲定,老奴不敢妄自认下。”

    戚笈卿微微挑了眉,总算正视起了他,提起几分兴趣:“你以前在何处做事?”

    “老奴原是俞氏旁支府里的管家,后得俞后娘娘赏识,替娘娘打理京郊的一处别院。”

    这么说来,倒是算得上俞后身边的重用之人了。

    “既能为她做事,能力自不必说,总管一职由你担着便是。”

    她略一点头,吩咐站在身后的雁箩:“赏。”

    雁箩昨日被吴寅困在柴房整整一夜,虽然没怎么受罪,但此时瞧见他,脸色总归好不起来,她臭着脸掏出一锭银子,粗鲁的丢到他怀里。

    吴寅手忙脚乱的捧住,连声道谢,讪讪道:“雁箩姑娘,昨夜非我本意多有得罪,还望您大人不记小人过。”

    雁箩鼻孔里哼了一声,没搭理他。

    戚笈卿对两人的嫌隙没甚兴趣,自顾自的开始用膳,大堂里一时除了碗箸偶尔碰撞的声响外,寂静无声。

    大堂里的其他下人们渐渐按捺不住,抬眼偷瞄这位传闻诸多战役中未曾败北过的郡主将军。

    从这位进来时,便能感受到一股不怒而威的气场。

    此时她虽然闲适的坐在桌边,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