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82章

第(1/2)节
    只是时日太久,他经过家族巨变,心境全转,于书画的喜好也很大变化。

    再者年少时,世间珍宝于他而言都是伸伸手就能获得的,便一时喜欢收集而来,也未上多少心,这么些年过去早已记不清名字,待展开,才寻得了尘封记忆。

    静静午后,他坐在书房地毡之上,抱着几卷画轴,越发地想念季钦了。

    “季钦,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家了啊。”

    等待的日子虽漫长,但总是平静,直至四月初二日清晨,一队人马打破了别庄长久以来无人归家的安宁。

    这些人个个身着便装,但从他们与缉风,追雾的交流中不难看出就是金吾卫的人,最不济,总是季钦自己的人,别庄被里三层外三层戍卫起来,大门连门闩都加了两道。

    其时尚早,阮清攸慌忙披了件外衣出门,见这阵仗一个趔趄——

    季钦要么是摊上事,要么是……

    已出了事!

    ————————

    很喜欢用卷睫来形容盼望,因为很努力,连睫毛都卷起来了。

    第49章宫变

    事情确实如阮清攸所料,季钦摊上事儿。

    但这次他摊上的并非小事,也不是冲着他一个人来的,而是冲着成宣帝,冲着整个大晋的春秋而来。

    晋太祖早年打下江山,充分总结前朝覆灭之根源,反其道而行之,大肆分封国姓亲王,几乎是将本家子孙洒向了大晋整个版图。

    其时各地亲王亲缘还近,又有太祖压着,一直安定了许多年。

    但随着王朝发展,各地亲王异心频起,几代君王已经处理了好些去。成宣帝上位之后,也在不断打压各方,如今仍在京中未曾就藩的仅一个掌管皇家宗族事务的荣亲王而已。

    在外藩王比起以往不叫多,但在成宣看来仍旧不少,期间最出头的一个该是分封于赣鄱之地的肃亲王,赣鄱之地鱼米之乡,富庶非常,他接岁贡,揽税收,又可于两广与赣南一带收绿林好汉为己用,且东接闵地,港口通达,勾连外夷如虎添翼。

    是以,一直是成宣的心腹大患。

    但越是这样,他便越发不敢轻举妄动,这些年,成宣帝已经渐渐掌握朝野,一手成立的金吾卫正飞速壮大,但饶是这样飞速地集权,似乎仍是晚了一步——

    肃亲王无诏入京。他来贺万寿的折子到御案之上时,大队人马都已过了秦淮河。

    这般狂妄,这般嚣张。

    成宣帝严阵以待,速速着季钦在入京各处口隘加紧安排,生怕“慢待”了这位最得皇祖父偏爱的小皇叔。

    四月初一,肃亲王胤昀抵京。

    四月初二进宫,满朝文武一同参与宫宴,列位大臣坐锦塌而似针毡,当真是大气不敢出一口,连举杯的时候都在瞄着左右同僚,生怕自己举得高了,低了再引得注目,招致灾祸。

    季钦身为超一品大员,却没有入座,持长刀护卫成宣左右。

    “皇帝啊,”肃亲王瞧着季钦眯了眯眼,“这小郎君带刀,是为何意?”

    “自然是意味着朕的宠信,满朝文武,只有季钦一人如此,且时时日日如此,”成宣帝说着话,向台下扫了一眼,问:“众位爱卿告诉肃亲王,是也不是?”

    下头明明争先恐后,开口却又齐齐整整,“回肃亲王,正是。”

    见状,成宣帝开怀大笑,拿起酒爵痛饮,后看向肃亲王,“怎样?朕可不曾妄言。朕都不怕,皇叔又在担心甚么?”

    此话一出,群臣震惊,齐刷刷地低下了头。

    肃亲王倒是不觉什么,他自是敢来,那便是做好了万全准备的,很快就要将这黄毛小子的皇位收入囊中了,陪他打上几场口水官司又如何,当即笑道:“本王能担心什么?本王此次来京,只担心陛下后日的万寿节过得好不好而已。”

    今日四月初二,而世人皆知圣人万寿乃是晋历四月初三。

    不是后日,而是明日。

    二人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