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第(2/12)节
题都和那个漏洞有着密切的关联。那种感觉就像喝到烂醉,睡了一大觉醒来之后,却搞不清楚跟谁打过架,跟谁睡在一起,或是真该死杀了什么人一样。”
“不会的!”玛莉费力地挤出声音“你就是你,不要让那个你离开我。”
“我也不想,我也不想让那个我离开自己,”杰森走回椅子边坐下,转头看着窗外“刚才你从这杂志里看到看到一种执行死刑的方法。而我看到的是别的东西。我知道那些东西,就好像我认识霍华德利兰一样。我甚至不需要看杂志就已经知道了。”
“你看到什么?”
杰森伸出手把那本四年前的时代周刊拿起来。杂志正好翻在那一页。上面有张素描,画着一个满脸络腮胡的男人,线条粗略,画得也并不明确,仿佛是根据别人模糊的描述画下来的。他拿起那本杂志,要递给她。
“你看看,”他说“这标题下面,从左边开始。标题叫‘传奇人物,还是杀人狂魔’。你看完之后,我想和你玩个游戏。”
“游戏?”
“对。这篇文章我只看了最前的两段。这点你一定要相信。”
“好吧。”玛莉看着他,一脸茫然。她把杂志放平,就着灯光开始读。
传奇人物,还是杀人狂魔
过去十多年来“卡洛斯”这个名字在全球各大城市的黑街陋巷里暗中流传。这些截然不同的城市风貌各异,例如巴黎、德黑兰、贝鲁特、伦敦、开罗,还有阿姆斯特丹等等。有人说他是“绝对的恐怖分子”因为,以他为名所展开的各种暗杀谋害行动,纯粹只是为杀人而杀人,没有明确的政治信念。然而,有确切的证据显示,他为某些极端分子外围组织执行暗杀行动,并收取报酬,例如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巴德尔迈因霍夫帮。他一方面为这两个组织训练杀手,一方面却又从他们身上榨取暴利。他对这些恐怖组织的成员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而这些组织本身也存在着内部矛盾,正因为这两个因素“卡洛斯”这个名字开始慢慢浮上水面。怀恨在心的恐怖分子背叛组织投向他的阵营,提供情报。
他的辉煌成就创造出无数的传奇故事,而这些故事营造出一幅图像。他的世界充斥着暴力和阴谋,有惊天动地的爆炸,也有尔虞我诈的阴谋,豪华名车疾速奔驰,身边美女川流不息。诸多事实交织出一个繁复多面的形象,他既像老谋深算的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adaith,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富国论。,也像伊安弗莱明ianfle,英国作家,007系列的原著者。笔下的詹姆斯邦德。即使到头来“卡洛斯”终究还是一个凡人,但是把所有的事实归纳起来,他根本就是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可怕人物。浪漫的传奇人物化身为噬血的杀人狂魔,他对职业杀手的行业生态了如指掌,熟知他们的行情、成本、分布地点和派系关系,并且应用对市场分析的精湛知识为全球各地的暗杀行动穿针引线。这是个高度复杂的行业,而“卡洛斯”正是这一行业的精算大师。
要描述这个人,必须从一个众所周知的名字开始,而这个名字就像他所从事的行业一样怪异。伊里奇拉米雷斯桑切斯。据说他住在委内瑞拉,父亲是位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律师,长期资助共产党组织,但并不是党内的重要人士(父亲帮他取伊里奇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苏联建国领袖——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这个小男孩从小被父亲送到俄国念书,他的主要的教育都是在俄国完成的,包括在诺夫哥罗德的苏联军事基地接受间谍训练。在他人生历程的整体描述中,那段时期就像一团谜,充斥着各种传言和臆测。据说,克里姆林宫有一两个委员会专门长期观察外国学生,判断有没有机会加以吸收,以便日后进行渗透工作。他们长期观察伊里奇桑切斯之后,决定彻底放弃这个年轻人。他们发现,他是个偏执狂,深信精准的暗杀行动和炸弹攻击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惟一答案。委员会建议把这个年轻人送回委内瑞拉,并且断绝苏维埃政府和他们家族的一切关系。桑切斯遭到莫斯科当局的排斥,却又对西方社会
第(2/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