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折骨为刀(重生) 第69节

第(3/3)节
汤,走去端起陶盆,带着它一口气走到院子里。

    陶盆倾倒在地,光秃秃的枝条跌落,盆中的土见了底,而土壤最下,赫然是一枚熟悉的铜符。

    铜符沾了土,凹陷在符中的细纹经沙土填过,反而清晰起来。

    洛久瑶虽所知不多,却因前世辅佐洛璇时对此类纹样稍有涉猎——是北契的文字。

    这枚铜符与洛久珹留给她的那枚,几乎一般无二。

    两枚铜符碰撞在一起,叮咚脆响中,前世的场景回闪而过,洛久瑶好似听见贺令薇那时想同她说的话,也好似终于触到关于前世的一丝真实。

    她曾说她的时间太少,而这枚铜符大概就是秦征寻她的缘由,是她手握的证据,牵制秦征的筹码。

    西境与北契若早在暗中有所勾连,当年北契人能潜藏在燕京城中,恐怕也与秦家脱不开关系。

    秦家究竟在当年事中参与了多少,这其中,又有多少是秦征的手笔?

    “殿下,您身上还发着热,怎么好不穿鞋袜就跑出来?”

    桃夭的声音传来,洛久瑶的胸腔里顿时擂鼓大作,她不顾铜符上沾染着灰尘,匆匆拢袖将两枚铜符收好。

    桃夭半哄半劝地扶她回去。

    回到屋内,洛久瑶擦去铜符上的尘土。

    铜符显然已存在许久,也就是说,燕京城下的脏污势力大概早已盘根错节,不知繁茂到何种地步了。

    若想查清,恐怕也要寻到始末,从长计议。

    洛久瑶收起铜符,又折了封信,差人送往东宫。

    --

    翌日,天色微亮,皇帝的御驾出了宫门。

    纵使近来事务颇多,为彰诚孝,洛淮仍亲临清台寺,接回太后的尸骨。

    皇城内悬了丧幡,寿安宫成了停灵的祭殿,一眼望尽,满目皆是飘荡的白。

    太后的棺椁用了上好的金丝楠,四角嵌金,停在寿安宫的正殿,被四周摆满的莲花烛映得金辉四溢。

    为表追念,太后丧仪的规制很高,供品摆置,礼器陈设,皆是皇室最奢华的规格。

    皇帝辍朝三日,皇室子孙皆着衰服,前朝臣子,王公命妇着素服入宫行礼致祭,食素斋,朝夕哭临三日,之后每日一奠,三十六日方止。

    丧礼首日的流程颇多,皇室举哀,群臣行奉慰礼,众人散去时已是日薄西山。

    作为太后生前最亲近的后辈,洛久瑶留在殿中,跪在案前续香。

    太后生前礼佛,供案旁除了莲花烛,还有堆叠起的佛经。
第(3/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