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骨为刀(重生) 第64节
第(2/3)节
道:“奴婢正要同殿下说,七殿下方才便到了,正在延箐宫外候着呢。”
洛久瑶看着已经撑起的伞,顿一顿脚步,竟转过身,走回寝殿。
室内温暖,她觉出冷来,原来不过片刻的功夫,身体就能被风雨染得这样凉。
她立在门槛的内端,道:“容妃本已是废妃,我前些时日为他二人送信已是仁至义尽,我们如今两不相欠,我今日也没必要再去趟这趟浑水。”
桃夭迟疑着:“殿下的意思是……”
洛久瑶推合殿门:“将这些话原原本本告诉他,遣他走,外面还下着雨,延箐宫留不下这尊拖泥带水的佛。”
桃夭应声称是,虽面露犹豫,仍依言走出去遣人。
殿内一片黑暗,洛久瑶将未熄的提灯放在案上。
灯盏中的火苗晃晃悠悠,勉强照亮眼前一隅。
殿门关了整夜。
洛久瑶坐在案前,听了一整夜的雷雨声。
将至清晨时,雨势缓和下来,檐角积攒的水珠垂落,打在窗棂的声音细碎而轻柔。
雨似乎有停下的兆头,洛久瑶想要开窗去瞧,起身的一瞬,案上灯盏倏然熄灭了。
听到房内动静,桃夭轻声叩门。
“殿下。”
她似是积攒了一夜的话,房门打开后便开口禀报:“殿下昨日要奴婢说的话,奴婢都已同七殿下说了,奴婢也曾多番劝阻,但七殿下他……”
见她犹豫,洛久瑶问:“他为难你了?”
“没有,七殿下他没有为难奴婢。”
桃夭忙解释,“奴婢本以为七殿下听了那些话后会气恼,可他没有,更没说旁的,只是始终不肯离开,非说要见到殿下才好。”
“奴婢怎样劝也劝不动,后半夜里的雨越来越大,奴婢生怕他在延箐宫外出了什么闪失,又送去雨披雨伞,却都被他扔开了……”
“他就那样在雨中站了一夜。”
潮湿的水雾铺面打来,洛久瑶望一望尚且阴沉的天际:“他走了?”
桃夭应道:“是,是今晨天未亮时离开的。”
洛久瑶撑伞走出,果然已不见洛久珹的身影。
“今日是容妃娘娘的出葬之日,这个时辰,七皇兄该是随着出葬的队伍出宫了。”
容妃是带罪之身,洛淮虽下令不为其操办丧仪,却念在她诞下皇子的份上留了一份体面,允准其葬入皇室陵墓,也准了洛久珹送她的棺椁离宫。
桃夭点头道:“听闻抬棺的队伍一早便去了棠西宫,七殿下毕竟是棠西宫娘娘的亲生子,宫中侍从也都知晓此事,大多避让着,这个时候,人该是过了宣华门了。”
“宣华门……”
洛久瑶心间起了念头:“宣华门不算远,我现下过去也来得及,既是要送棺椁出宫,我正巧要去寻一个人。”
“殿下是要随着送葬的队伍一同出宫?”
桃夭听懂她的意图,“奴婢这就为殿下准备素衣,殿下可还需旁的什么?”
“辛劳你了。”
洛久瑶轻声道:“再为我备一把送棺所用的纸钱罢。”
--
雨只在天不亮时歇了一会儿,没多久,又开始淅淅沥沥地下。
茶室的屏风里,洛久瑶将染了水汽的长发拢在身后,接过对面人递来的一杯热水。
惨淡淡的天光穿不透丝绸所制的长屏,茶案前没有燃灯,屏风的影子落成一片苍白,连同案侧的金丝玉摆件看起来也失了色彩。
窗外阴雨连绵,室内却如暖春,摆在各处的金玉在一盏盏小灯的映照下格外明亮。
待长发经暖炉烤干,洛久瑶站起身,毫不见外地绕着满是金玉的屋室走了一圈。
“彩玉雕,琉璃瓶,这些东西看着眼熟,我记得皆是先天二年,崇昌进献来燕京的东西。”
指尖点过去,她捧起一只流金溢彩的小羊雕像,回首,“不想世子在燕京为质,府邸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