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开的蔷薇花
第(2/3)节
苦,所以他断然拒绝了那份“廉价”的爱情。他“狠心”的掏了两百块钱,把即将要成为妈妈的她“撵”出了家门。冉冉在也忍不住哭了,那哭声很大很大,撕碎了爸爸最后的底线。爸爸一把搂着她,许久都沉默着慢慢抚摸着冉冉的头,说:“放心吧,会有更好的”眼睛里闪烁着泪光,弥漫着泪的痕迹。
就这样,半年又过去了,转眼到了2006年的春天。爸爸还是在村里收收电费,管理着乡里的电路,只不过他常常心绞痛,他以为是“老毛病”所以他不以为然工作着、生活着生活着、工作着一天、一天的循环,终于有一天不幸又一次光顾了冉冉。在噩耗传来的那一刻村子里很多人都不相信,因为那天是愚人节。然而事实终究是擦不去、抹不掉,爸爸竟毫无意征兆的去了妈妈的那个世界。那天我记得也很深,同学过生日,他照常去区里上班,半路遇见我,问了一句:
“下前头哩吗”
“去同学家,就快到了。”
我们两人相互一笑,没想到着竟是永远的别离。我当时只是呆呆的站在一个土堆上看着他渐渐离去的背影看了良久,直到消失在天边,才默然的转移了视线。下午听到他的死讯我真的很震惊,朋友刚告诉我时我觉得他开的玩笑有些过分和离谱,真到人们都在谈论时我才明白这一切都是真实的。那时我心中有一种无名的失落和悲痛,我甚至觉得生命是那么的脆弱,命运是那么的残忍和不公。在人们的谈论中我了解了事故的梗概:他是去一个偏远的村子高空作业时“老毛病”发作直接从三米多高的电线杆上坠地,当场死亡。所谓的“老毛病”然是心肌梗死!
上天在愚人节那天给冉冉开了一个“最大的玩笑’,带走了她所有的幸福和希望,一个16岁的女孩如何去承受这样的压力,我不愿也不敢去假想。只得在她爸爸被埋的前一天晚上(按照农村的惯例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她没有哭,只是爬在棺材上笑了起来“都不要我了,你们都走了,哈哈哈哈你们都走吧,我不要你们啦,我长大啦,我能照顾自己都不要我了,都不要我了”她不停的重复着,没等她说完,小姑便扑上前去把她搂在怀里,痛哭了起来。可她的表情还是那么木讷和呆滞
爸爸兄弟姊妹五个,她不想跟姑妈或者是叔叔生活。她不想成为别人的“累赘’便选择跟奶奶相依为命,学会了独立。其实以前也就是他、爸爸和奶奶凑合着过的,现在只剩下她老娘俩爷爷很早就离开了这个世界,那回忆比妈妈的还要琐碎和模糊。她尽其所能打理着祖孙俩的生活,虽然平淡了很多,但她心灵上至少还有一个人可以那样的去依靠,还又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尽管只有两个人!初三上完了,要上高中了,可她没有任何经济能力。她也没有任何上学的意愿,她选择了辍学,在叔叔、姑姑们的再三说服下她同意去上高中,学费、生活费由他们共同支付,甚至就定让她在他们家中轮流居住。但为了上学的方便,她选择了长期定居在二叔家。叔叔婶婶吧她当做亲生女儿一样照顾,小小的年龄她经历了太多成人尚无法承受的坎坷和挫折。就这样时间慢慢冲淡了痛苦,她也慢慢从一个灰黑色的世界里解脱了出来,心中有了些许的阳光,脸上也挂出了久违的笑容。
奶奶一个则人留在老家,落叶归根是每一个行将就木的老者的抉择,她不愿去享受都市生活的安逸,只希望在这小山村里走过这人生最后的时光。经常和老头老太太们打打扑克、聊聊天,可身体却每况愈下,大不如从前。冉冉也互惠想到和奶奶在一起的日子就要终结了,在那个雨季的年龄她不会去轩昂太多的生死离别,也许是累了,也许是怕了。大家都说奶奶是个“定时炸弹”因为她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号几样随时都可以让她去见上帝的病,还不顾身体干些重体力劳动终于那一天在冥冥之中来临了,她再也支撑不住疲劳的身体,倒下了成为了一个不知“吃喝拉撒”的植物人,在床上躺了半年之久、在儿女的陪伴中离开了人世
可是这对于冉冉仍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她心中属于自己真正的家随奶奶的离去最阿红土崩瓦解了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