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竹马依旧在(重生) 第52节

第(1/3)节
    明熙动作一顿,小声嘀咕:“胡说什么呀。”

    见她望向自己的小眼神哀怨又娇憨,慕箴灿然一笑,一手撑着下颚,一手揉乱她的发顶。

    “傻姑娘。”

    明熙拿着筷子将米饭捣得细碎,被他这么一闹,烦心事烟消云散。

    算了,她咬了一块萝卜想着,反正有慕箴在,就算程兴当上了知府,她也没必要害怕。

    晚上回府的时候,她将今日的事同祖母一一说了。

    祖母周氏虽不问世事许多年,但到底也是名门出身,这些事比明熙要熟知的多。

    听祖母所说,渔阳的口岸生意是这些年李阕拉动经济的主要来源,而市舶司是朝廷专门下设在渔阳的职称,早年因朝中经济不好,李阕十分看重渔阳对外的往来贸易。

    孟大人还是从汴京的文官中下放到渔阳,相当于钦差的待遇。

    进出船舶货物的检查、征榷、抽解、贸易诸事,统统都由市舶司说了算,而提举更是其中说一不二的位置。

    祖母听闻了刘鸢的话,笑着摇头:“当今官家最为忌讳的事,便是商户人家掌权,就算是从渔阳的书院里选一个书生来,这官位都落不到他们那些人手中去。”

    虽听她这么说,但明熙还是觉得,这事传得如此沸沸扬扬,若是假的,知府早便要杜绝了,怎么会任由其发酵到如今的模样。

    她虽不想承认,但心里还是认为这事儿是真的。

    吃完了饭,坐在灯前,久违地没有练字,反倒是拿着笔在纸上写写画画,将自己的思路乱写一通,好像这样就能理顺自己繁杂的思绪。

    李阕下这样的命令,究竟是为何呢?市舶司提举虽不说是个多大的官,但也对朝堂的经济起了一定的作用,用这样草率的方法决定,不怕筛出来个草包吗?

    她越想越觉得,这件事一定没表面上这么简单,自己和慕箴还是不该赴这个险。

    决定不去搅合这件事的明熙,第二日便听说慕家的公子看上了一块透亮的天山翠,跑去问刘澈公子要了个义卖的席位。

    叶明熙:……

    她面无表情地拉住刘鸢:“义卖的位置紧不紧张?能不能给我安排一个?”

    最好是跟慕箴挨着的,能让她问清楚,他那个聪明的脑袋瓜又在打什么鬼主意啊。

    第41章翻墙

    刘鸢奇怪地看了她一眼,没问她怎么突然改了主意,只是点头:“可以啊,那到时候我让我爹给你留个位置。”

    她想了想:“其实如果你想跟慕箴在一起,你可以直接去找他,澈哥给他安排了个厢房的。”

    刘鸢跟她说,此次义卖地点就定在了金鸪楼。

    金鸪楼不管是规模还是装修,都是最适合的,到时候台子就直接放在大厅最中央的地方,往上每个厢房都可以清楚看见。

    又问了具体的时间,就在三日之后,明熙才收了心思,认真上课。

    事情都安排的差不多了,刘家兄妹两终于清闲了下来,加之明熙脚伤恢复,中午她预计叫上这一伙人,赶在金鸪楼停业的这天请他们好好吃顿饭。

    除了玉杉阿鸢,刘澍她也叫上了。

    刘鸢的这个弟弟,总是懒懒散散的,前阵子忙的时候,他根本帮不上忙,也跟着请了假,四处去玩。

    虽然对待课业总是不认真,但天赋却是极好,不好好学也能考的很好。

    刘家的三个孩子,性格品性天差地别。

    中午散学的时候,他们去甲子班等人,得知慕箴今日没来后,明熙短暂地失落了一会。

    她本来还想着趁着这会功夫问问他对这场义卖的想法。

    不过很快又打起精神来,一群人风风火火地去了金鸪楼。

    今日是最后一天营运,大堂的桌椅被撤了个干净,小二将他们带到高楼的厢房,上好茶点了菜后又退了出去。

    今日人少,没一会菜就上齐了。

    渔阳虽富庶,但官家
第(1/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