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2节

第(2/3)节
    大军压境。

    冷。

    每呼吸一口气,都带着凌冽的寒气和血腥味,好似刀片一样的割开喉管。游照仪已经杀红了眼,握刀的手隐隐发抖,可还是在不断的策马向前。

    十数万人。与定泓关两万人相比,简直是倾轧之势。

    求援信号已经发出,但周边城池何时能来支援,也是个未知数。

    还能坚持多久。

    还能坚持多久。

    下雪了。

    白雪和鲜血交织,一片人间地狱。

    第12章摧眉折腰事权贵

    (1)

    宣芷与从出生起,就生活在洛邑。

    每年逢年过节她和弟弟都会随着父亲去往京城,去看皇姑姑和皇姑父,她还有一个三叔和小姑姑,到了第四年,她又多了一个表弟和堂弟。

    在她当时幼小而有限的记忆里,皇姑姑总是笑着的,抱着她说,这是我们宣家第一个孩子,然后和一旁的姑父说话。

    姑父很漂亮,很温柔,他也很喜欢宣芷与,任由她在大宴上跑来跑去,然后一头撞进他怀里,于是她便每年都期待着年节,可以来京中看望姑姑和姑父。

    可是等到她五岁的时候,她便不用期待了。

    因为皇姑姑死了。

    幼小的她还没明白死亡的真正含义,她就随着父亲,住到了上京,成了高高在上的宜光帝姬。

    她问母亲:“姑姑去哪了?”

    母亲听到她问,沉默了一下,眼里是她很久之后才看明白的不忍和沉痛,她说:“姑姑走了,去了天上。”

    宣芷与又问:“那还会回来看我吗?”

    母亲说:“不会了。”

    一滴眼泪从母亲的眼眶中砸下来,砸到她小小的手心里。

    到了七八岁的时候,她总算适应了上京的生活,渐渐明白了后宫为什么多了那么多不认识的漂亮姐姐,明白了为什么一个月再也难见到父亲几次,明白了身着华服忙碌的母亲变成了什么角色。

    同时,也明白了自己成了谁。

    明白了,姑姑为什么再也回不来了。

    没事的时候,她就会看望皇姑父,这些年来,姑父变憔悴了很多,可在她眼里还是一样的温柔漂亮,还会给她讲姑姑的故事。

    说姑姑十岁登基,励精图治,说她在她出生那年如何领着剑南铁骑,剿灭南羌,一桩桩一件件,在她心中播撒下了未名的种子,开出了宏大的花朵。

    她说,她也想成为姑姑那样的的人。

    姑父摸着她的头笑着说:“阿芷一定可以的。”

    可是阿芷好像不可以。

    十岁的时候,父亲立了弟弟为储君,她不解的问姑父为什么。

    因为她记得姑父和她说过,父亲成为帝王只是因为他除姑姑之外的长子,并不是因为他是个男人。

    她说:“我是姐姐,为什么父亲不立我为储君呢?”

    姑父苦笑着说:“大约是你太像你姑姑了。”

    ……

    渐渐的她明白了,父亲不喜欢她太像姑姑,更希望她像母亲那样,安守本分,困守深宫。可父亲越这样,她就越想证明自己。

    勤耕不辍,焚膏继晷。

    不曾有一日懈怠。

    弟弟背不出来的诗句,她可以背出;讲不出来的策论,她也可以阔谈。

    可母亲却劝阻她,让她不要锋芒太过,只会自毁自伤。

    想要的,不能说。想说的,不能看。

    可她偏偏心有不甘,想要与天争命,妄图握住天权。

    要争。

    只有争了,才能说出口,喊出声。

    一直争到了十六岁,父亲想将她嫁人了,流水一样的世家公子从她面前过去,可她却说,她要像小姑姑那样招一个驸马,然后打仗做官。

    父亲震怒。

    镇国公主府早已是他心中的一根刺,摁不下,拔不出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