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好凶猛 第508节
第(3/5)节
水轮机的基础上,实现集中生产,但十八里铺铁场、信阳浉河铁场、鲁山瓷器工场等,生产水平都还停留在之前的阶段。
接下来十八里铺铁场、信阳浉河铁场等都要进行相应的改造升级,能改造的就地改造,不能改造的,就另外择地建造新的炼炉,将工师、匠工集中起来使用,发挥更大的效应,争取两年时间,将京襄的冶铁产能再提高一倍,瓷器总的生产突破四百万件。
除了泌阳已经建成第一座小规模、总雇工人数仅千余的水转纱车、织机织造院投入运转,后续将扩建五千规模雇工外,淮源、楚山、鲁山以及舞阳,都将新建一座雇工人数在两三千人规模的水力织造院,促使未来两年内布匹成为仅次于铁料的大宗商货对外进行输出。
与之相配套的,就是要将京襄各州(府)县的棉花种植面积,从当前的七十万亩,陆续扩张到一百五十万亩甚至更高;还要大力推广民间发展织造。
新筹建的工场主要还是位于南阳及汝州、蔡州、申州,也是考虑军事管理严密,希望藉之尽可能拖延新水轮机技术泄密的时间。
第八十八章隐患
在徐武碛、韩圭、徐心庵等人的陪同下,徐怀站在入汛后水势浩荡的浉河之畔,往东眺望。
绍隆五年的夏季,信阳浉河东岸的荒野里野树灌木丛生,草长莺飞,颇有芳草萋萋之态。
浉河发源于桐柏山南岭之中,于信阳县东北,同时也是罗山县西北隅一处名叫罗子湾的洼地汇入淮河。
浉河作为淮河上游南岸第一大支流,春秋时乃申国故地,这亦是申州地名由来;前朝置信阳县,大体位于浉河中上游河谷及下游左岸地区,右岸则为罗山县。
罗山县城原位于浉河下游东岸,西距浉河、北距淮河大约都在二十里许;刘献率荆北军大败于淮河北滨,当时的楚山实力弱小,难以兼顾太过广阔的防线,又考虑到浉河东南九里、武胜、平靖三关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就在九里关北部青山店附近另筑新城。
当然了,朝廷招募洞荆湖寇孙彦舟、胡荡舟等部三万人整编为归德军卫戍光州,当时是想着将罗山县一并划入归德军卫戍。
不过,罗山县不仅东屏信阳,还与南下荆襄的九里、平靖、武胜三关互为唇齿,战略地位不容忽视,徐怀据理力争,将罗山县留在申州行营治下,没有划给归德军戍区。
如今罗山新城、旧城,成为浉河右岸两大要塞。
徐怀对孙彦舟、胡荡舟之流一向信任不过,因此在浉河右岸(东岸)除了依托罗山新旧两城建造诸多屯寨坞堡,加强对浉河的遮护外,并没有往东岸迁入多少民众,去恢复这边农耕。
位于淮水之滨的罗山,曾经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此时却是一片荒芜,到处都是绵延蔓长的杂树灌木,不少颓败的屋舍掩映其中,犹显残败。
“不仅京西兵马都总管府在颍州等地操练水师甚勤,平燕宗王府在亳州、徐州等地都有进一步扩充水师的迹象,看来今年秋冬,淮南不可能会太平了!”徐心庵站在大堤之上,蹙着眉头说道。
第一次淮南会战,发生在迁都建邺的次年,虏王屠哥集结赤扈东路十数万兵马渡淮南下,但因其水师实力孱弱,自始至终都未能控制住洪泽浦等水域,对淮东、淮西进行有效的切割,同时又由于淮南军民坚决抵抗,守住寿春等关键节点,最终令赤扈东路兵马无功而返。
淮南会战已经过去四年多时间了,这期间平燕宗王府除了逐一拔除大越在淮河以北的据点,除了趁淮河短暂的结冰期派遣骑兵南下烧杀掳掠外,对淮南就没有再组织过一次以在淮河南岸谋求立足点的军事入侵。
不过,平燕宗王府一直都有致力在亳州、徐州等地打造战船、操练水师,甚至还在莱州以海战为目的组建了一支水师。
二月上旬,镇南宗王府在近两年中路对峙远没能取得预期效果之后,被迫缩减汝蔡北面的对峙兵马,但赤扈人并没有因为这次挫折,就放弃从其他方向突破南下的意图。
第(3/5)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