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将军好凶猛 第313节

第(3/5)节
利用秦岭的险要地形,与赤扈人形成相持势态,为后续的反攻争取时间。

    淮河的冰封期要比黄河短得多,鲁王一系已经将主力南撤到徐州、寿州、楚州一线,短时间内也不虞有变。

    徐怀真正担心还是郑怀忠所守的河洛。

    洛阳居天下之中,守住洛阳,将能破坏赤扈骑兵及降附兵马齐头并进的势力,将相当多的赤扈主力兵马吸引在黄河中流地区难以南下。

    倘若洛阳失守,高峻阳、顾继迁又踞秦岭之险,挡住赤扈人南进川峡的通道,赤扈人到时候就将集结十数二十万大军,往左右骁胜军、天雄军及宣威军所驻守的淮上防线杀来。

    当然,景王此时在襄阳正式即位继统,徐怀怀疑也会引起赤扈人的注意,其镇南军下一步的主攻方向很可能选择河洛而非陕西。

    对赤扈人来说,只要攻下河洛,就能将襄阳与陕西的直接联系切断(从汉中绕道,要迂回漫长得多),甚至可以继续放任陕西不管,紧接对淮上用兵,防止随着时间的拖延,襄阳根基越发稳固……

    第一百九十一章洛阳攻略

    徐怀对郑怀忠、赵范乃至郑怀忠之子郑聪都没有什么好印象,但不妨碍他主张襄阳紧接下来要实施的战略,重点应放在洛阳。

    关于这一点,胡楷等人在襄阳也有同样的预判。

    景王在襄阳登基之后,赤扈人怎么可能会坐看襄阳重新成为凝聚大越半壁江山的中枢之地?

    然而赤扈人欲对襄阳用兵,洛阳是必须要先进行剪除的侧翼;优先程度要远在寿春、徐州之上。

    这事实上也是景王在襄阳即位登基的同时需要深入思考、权衡的核心问题。

    以往各家进呈军策,都是书信往来,现在难得徐怀、刘献以及代表河洛的赵范、郑聪都在襄阳,景王当即着人将堪舆图铺在长案上,讨论既定的攻守之策到底还有什么漏洞需要弥补。

    在景王赵湍看来,这件事要比他在襄阳即位继统更为重要。

    即将从都行营司改建的御营使司乃是诸军统领机构,攻守之策的拟定以及兵马部署及调动,才是枢密院的职责。

    徐怀作为天雄军统制,隶属于御营使司,但他作为楚山行营兵马都总管,全权主持楚山守御,与作为荆湖北路经略安抚使的刘献,以及代表郑怀忠而来的郑聪、赵范,当然有资格参与枢密院攻守军略的决策,甚至话语权要比王番、朱由贵等人都要重。

    而即将组建的中书门下省作为朝堂之中枢,权柄主要集中于政事。

    倘若严格依照律制,除了周鹤作为右相兼御营使以及兼领兵部侍郎的顾蕃二人外,中书门下省的其他大臣反倒无权参与具体的军策讨论。

    当然了,景王在襄阳即位,诸事疲敝、百废待兴,很多事都不会加以严格限制。

    洛阳居天下之中,北濒黄河,东临嵩山、西面、西南以及南面、东南乃是巍峨的秦岭、伏牛岭;而流经洛阳北部的黄河,两岸也是受中条山、王屋山以及邙山等险峻山岭夹峙,内部又有伊洛河谷盆地作为纵深腹地,在地形上有易守难攻的极大优势。

    赤扈人想要强攻洛阳,主要有四个通道,一是西出潼关,经函谷关入洛;一是自平陆,经茅津渡南渡黄河入洛,一是东出虎牢,从嵩山北麓经巩县偃师入洛;一是从嵩山、伏牛山之间、位于汝水上游的谷地入洛。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京师洛阳震动,汉灵帝以何进为将军,在洛阳设八关拱卫京师,史称八关都邑,便主要在这四个方向上。

    潼关、函谷关位于洛阳、陕西之间,陕西不失,而潼函无忧,而位于洛阳东南、曾设广成关的嵩山、伏牛山谷地,大部分地区都隶属于汝州,与左右骁胜军驻守的舞阳、上蔡互为犄角,短时间也不畏赤扈人会直接派溃大股虏兵过来强攻。

    赤扈人倘若下一步想夺下洛阳,出兵方向只可能是两个:一是强攻平陆,从茅津渡南渡黄河,进入洛阳,一是强攻虎牢关,从嵩山北麓一路攻打巩县、偃师、
第(3/5)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