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将军好凶猛 第135节

第(3/4)节
四万兵马,有如数股青黑色的洪流,在枯黄色的大地上涌动,往大同方向奔流袭卷。

    其中推进最快的,乃是曹师雄部将孟平所率领的三千清顺军步卒,他们赶在黄昏时抵达大同城。

    前锋七千多骑兵,除了曹师利所部两千骑是直接从朔州城出发,两天一夜奔袭两百里,不算太辛苦外,其他兵马,包括监军使院卒在内,差不多在三天两夜之间兼程四百里。

    这种程度的纵深行军,对禁军将卒的体能消耗可以说极大。

    因此前锋兵马进城之后,午后除了清除出几片区域作为驻地外,重点还是休整、养精蓄锐。

    除此之外,主要就是分派小队兵马在西城区域搜索残敌,并在从西城进入南城、北城以及靠近内城的关键区域,为后续的推进建立节点。

    绝大部分将卒赶到大同都精疲力竭,除了清理几片区域进驻时,以刀枪相威胁驱赶民户外,之后大部分将卒都没有肆意放出去,军纪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或坏。

    驱赶民户、清理出驻地,不可能区别汉蕃。

    因此除了被驱赶的民户外,西城区域内的其他契丹人、蕃民以及绝大多数汉民,都还是紧闭宅门,带着忐忑的心情观望形势的发展。

    午后即便有几起闯门抢夺事发生,却也没有引起大的骚乱。

    孟平率清顺军三千步卒抵达大同城后,葛怀聪将其部直接安排到紧挨着内城的区域,负责准备强攻内城的事宜。

    葛怀聪没有将行辕设在胜德门,而是带着长子葛钰直接进驻西城一栋私家庭园,将战时行辕设在那里。

    朱沆作为大同战场的监军,为方便随时能与葛怀聪虎以及几名家将,与不承担统兵任务的岳海楼一起住进行辕;葛钰所率的五百骑兵作为扈卫,也驻扎在行辕。

    徐怀他们不承担作战任务,葛怀聪不想他们真跑出来纠察军纪,朱沆那边更不需要他们贴身扈卫,也就被孤零零的丢在西城角落里。

    ……

    ……

    入夜后,大同陷入诡异的静寂之中。

    清顺军三千步卒两天狂奔二百里抵达大同城,肯定不想连夜对坚固的内城发动夜战,而守军就四五千残兵正人心惶惶,更没有胆量趁夜打反攻。

    时至凌晨,将卒都已歇下。

    夜空笼着轻薄,星月在薄云之后若隐若现,天地一片昏沉,徐怀站在角楼之上,默然眺望大同全城。

    大越禁军战力孱弱,但天雄军作为边军,基本的操训都还能维持。

    徐怀站在角楼之上,能看到前锋一万多兵马驻地被戒备的火把勾勒出来,秩序还算井然。

    然而在诡异静寂的夜色下,暗流却在南城、北城以及东城涌动着。

    即便那边更多是被漆黑的夜色覆盖,但仅凭星星点点的少量灯火,徐怀还是能努力分辨出一些什么。

    特别那一点点像灯笼移动的微光,徐怀能看出此时有人连夜从其他三座城门逃离出去,也有人从内城的东门逃入内城,同时也有大量的暗影在街巷间频繁走动。

    即便没有徐武碛、周景提前一天一夜进入大同打听消息,徐怀此时也能看出留在外城区域的契丹人及蕃民在巨大的生存危机前,正迅速联结起来。

    很可惜前锋兵马都已经休整了半天,葛怀聪却还是不想派出自己的嫡系兵马趁夜将南城、东城、北城都控制起来。

    而他们手里只有这点人手,就算不顾虑朱沆的感受擅自行动,也没有资格去趟浑水。

    在北上之前,徐怀都难以想象葛怀聪等高级将领,竟然能将如此低劣的战术错误一个个都犯上一遍。

    这叫他胸口堵了一口恶气,始终泄不掉。

    不过,徐武坤直接绕开朱沆,跑去找葛怀聪,借口城墙西北角楼就在他们驻地的头话,都给了方便。

    葛怀聪还同意他们自由出入城禁,以便能安排人手将战马牵出去放牧。

    不过,根本原因,徐怀也不难揣测。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