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节
第(2/3)节
:“我倒要看看他什么时候来。”
当然,他也不是干等着,毕竟市税司刚刚设立,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王安石闲不住,就帮着忙活起来。
直到下午时分,吕惠卿才姗姗来迟,进门就看到王安石那阴沉的脸,赶忙解释道:“恩师勿怪,学生并非偷懒,只不过学生在外忙不过来,故才来晚了。”
王安石道:“你在忙什么?”
吕惠卿赶紧将一份公文呈上,“恩师请看,这是今日陈家那边的交易记录,如果全部达成的话,光契税我们就有二十万贯。”
“多……多少?”
“二十万贯。”
“嘶---!”
王安石吸得一口冷气,道:“他们到底卖了多少间房?”
吕惠卿道:“目前还能够完全确定,今日只是订下,等到他们从马家借出钱来,才能够确定,但初步估计,应该达到八百套。”
“一天八百套?”
王安石目瞪口呆,一天二十万贯的税,这还变劳什子法,卖房就行了呀!
要知道市税司刚刚接受的店宅务,一年的租钱,也就是十六万贯,这一天就被超了,真是太夸张了。
吕惠卿突然使退左右官员,然后低声道:“恩师,师母好像……好像也订了一间宅子。”
王安石猛地一怔:“怎么可能,说好等我问清楚的。”
吕惠卿又道:“应该不会有错,师母的娘家也订了一间。”
王安石彻底无语了。
第六十一章暗度陈仓
王安石最终的目的是变法。
这个政策,只不过是小试牛刀,他并没有将市税司的利润看得很重,他更在乎的是这种低息能否影响到大环境,以及市税司的权力整合。
可如今……
王安石发现事情不简单,觉得有必要重视一下这市税司。
不单单是他,房贷一出,买房已经成为汴京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不日,便成为一个现象级的事件。
直接爆炸!
就连一个缓冲阶段都没有。
一连数日,不管是陈家那边,还是马家那边,都是处于爆满的地步,就连市税司都被迫提前营业,里面啥都没有,就只有办理手续的公职人员,无人在乎寒冷刺骨的北风。
毕竟赚钱!
目前可还没有什么开发商,房屋不可能根据购买需求而急速增长。
可见事先也没有人想到,会这么火爆。
这可是动辄几千贯的货物啊!
同时又有许多官员参与其中。
这当然引起了朝廷的高度重视。
于是就有官员向宋神宗提议,放出一些土地用来建房。
朝廷不是缺钱吗?
卖房啊!
绝对赚钱啊!
就目前交易来看,明显有房屋短缺的现象。
原因很简单,就是有很多人买得起房了,需大于供。
其实北宋的官员,在理财方面确实都是属于顶尖的,都具有大局观,因为大环境就是如此,北宋的经济结构非常复杂,商业税已经要超过农业税,你要不懂的话,根本就混不进官场。
这北宋重要的会议,几乎都在谈论一个话题,那就是财政。
从君主到大臣,都有一个共识,经济才是重中之重。
宋神宗对此也很心动,目前汴京地价已经开始上涨,朝廷手中又握有不少土地,契税就有二十万贯,这要自己卖房,不敢想象啊!
于是他召开一个小型会议商议此事。
参与会议的大臣,主要就是宰相和翰林学士。
“臣反对。”
司马光第一个站出来,“陛下可有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以前大多数人都买不起房,故在房贷出现后,房屋交易才会达到如此惊人的地步,这可是数十年积累下来的,不会一直这么下去。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