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
第(2/4)节
丰镇的三个厂子也算是基本建起来了,第一批员工也都到位,陆陆续续开始正式投产了。
辣椒厂这边的模式已经成熟,所以不需要乔珍珍太操心,但酒厂和副食加工厂都是新业务,尤其是酒厂,这是他们之前没做过的。
副食加工之前江二哥是做过一阵子的,当时生产的是猫耳朵和绿豆糕什么的,但长丰镇这边做的是挂面和红薯粉丝,招聘了一些做过挂面和粉丝的老手,这个技术还是比较简单的,基本上都是靠人工在操作。
这个厂子是乔二哥在管理,他之前也在县里的加工作坊里干过类似的临工,所以多多少少还是懂一些。乔珍珍也给他买了很多这方面的书籍,让他自己多钻研一下。
目前最难的还是酒厂,虽然花了大价钱从市里聘请了技术工人,都是原来在酒厂里干过多年后来退休的老师傅,但酿酒这个事情,有个发酵过程,急不来。
这个酒厂是乔三哥乔卫东在管理。
具体哪位哥哥负责哪个厂子,这都是三位哥哥自己商量决定的,乔珍珍和乔老爹他们都没插手。
乔三哥之所以选了这个酒厂,也是因为他媳妇赵素芬娘家的舅老爷在市里的酒厂干过,厂里现在的几个老师傅也是这位舅老爷帮忙请过来的。
目前酒厂的主打产品就一种,那就是米酒,这个出酒快,而且口感好,最重要的是价格不是很贵,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
但这只是前期计划,既然是酒厂,还是需要酿制有代表性的高度白酒才行。
乔珍珍也给乔三哥买了不少这方面的书籍,还给厂里置办了很多设备,可以说,三个厂子,前期投入最多的就是这个酒厂了,但,出效益最慢的也是这个酒厂。
不过,乔珍珍不着急,她对这个酒厂还是很有信心的。
乔珍珍还打算推出一款药酒,比如人参酒、虫草酒之类的,空间里还是有很多库存的,只不过怎么安全地拿出来不引起注意,就需要想想办法了。
目前的酒类市场,还没有谁正式推出过药酒,乔珍珍相信,只要他们能够弄出来,各大商场或供销社绝对抢着要。
乔珍珍便把这个想法跟大家说了,主要还是跟乔三哥说,毕竟他现在是酒厂的厂长。
“三哥,药酒的原材料,我去想办法,你就负责接下来的事情,如果做得好的话,咱们酒厂将会享誉全国,甚至出口也不是不可能。”
“小妹,真的吗?你放心,我肯定好好干,绝对不会给你丢脸。”乔三哥一脸的斗志昂扬。
之前厂子开业的时候,苏镇长特地过来了,重点看了乔大哥的辣椒厂,因为乔氏辣椒酱是能出口创汇的,这是板上钉钉的事,不说他们长丰镇,就是市里,那都是独一份。
而现在国家正是鼓励出口创汇的时候,苏红军将这个事情报到了上面,得到了上面的大力支持和表扬。
他这个新上任的镇长,总算是在同仁面前硬气了一回。
于是,在长丰辣椒厂刚开业的第一天,镇政府就给乔大哥做了一面锦旗,报社的人还来拍了照,写了一篇报道。
那张报纸现在就挂在乔家老宅的堂屋里,跟之前乔珍珍定制的相框一样,用玻璃框单独装订好,供所有来访的人观看。红旗大队的人几乎都跑去看过。
虽然报道里也有提乔二哥的副食加工厂和乔三哥的酒厂,但是单独拍了照片的只有乔大哥。
而且现在的人还有很多是不识字的,就算识字,报纸上的字也不够大,挂在墙上看不清楚,但照片就不一样了,第一眼就能看得到,也看得懂上面的人是谁。
乔大哥竟然成了乔家第一个上报纸的人,可把大家给羡慕坏了。乔大哥自己也没想到,他还能有这一天,出去办事的时候都觉得底气足了一些。
现在乔珍珍说酒厂也有希望出口,乔三哥就心想,那是不是说他也能上报纸了,也能被挂在堂屋里了。
为了这个,乔三哥决定把小妹买给他的那些书好好看一看,争取全
第(2/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