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失明后认错夫君 第88节

第(2/3)节
卫嘱咐过的话:“回贵人,那女郎是祁家六娘,杏仁眼、圆脸,容色明艳,身形高挑。”

    陈贵妃面色寸寸灰白,扯了扯嘴角:“是我又生出幻觉了。”

    有人从身后贴过来,棱角分明的下巴扎在颈间,像钉住猎物的箭头,目光缱绻幽深:“阿姊,你还有朕。”

    陈贵妃不耐烦地把他从身上甩开,懒懒道:“走吧。”

    华毂碾着雪自朱雀门驶出,在日暮时来到千清观前。

    观内,建康王正焚香打坐,见到他们眼帘稍抬。他撩袍起身欲行礼,李霈忙扶住:“表叔见外。入了观,朕便只是位寻常香客,怎敢对着满殿神仙摆谱?”

    但建康王还是行过礼,唤来僮仆倒茶:“陛下莅临观中是有事?”

    李霈笑笑:“无事,难得出一趟宫,想来探望表叔,每次在宫里见面都只谈正事,凭白疏远了。”

    建康王对这些客套话习以为常,依旧是那副不染红尘般的淡漠。

    陈妃目光则落到矮几上的经文上,诧异道:“那是姑母的笔迹……”

    建康王抬眸不动声色地看她一眼,不以为意道:“晏中书所送。”

    陈妃并不在意是谁所送。

    她只是对着那一卷泛黄的经文发呆,眼底显出孩童般的怀念。

    而李霈听闻建康王与晏书珩结交,眼底则闪过一丝戒备,但面上流露出的却是兴致盎然的笑:“月臣性子温煦,结交起来着实让人如沐春风。”

    建康王神色淡淡:“我与他素无往来好亦不想往来,此次他登观是为了托我观中道士替人治眼疾。”

    他看着经文,漫无目的道:“数日前,我曾在摄山见到位三分神似孝宁太后的女郎,许是太后娘娘不满她手抄的佛经被供奉在道观之中的昭示。”

    陈妃忙追问:“王爷在何处看到?”

    建康王淡道:“错觉罢了。”

    陈妃失魂落魄。

    李霈则眯起凤目,笑道:“许是母后娘娘想念故友了。”

    这位孝宁太后是先太子的生母,和他虽没什么母子情分,但提起这位太后时,李霈仍泛起真心实意的敬重。

    若非沾了这位太后的光得建康王扶持,他这龙椅坐得也不安稳。

    因建康王喜清静,两人也不多留。

    人走后,建康王召来暗卫。

    “这一路可有何异处?”

    暗卫道:“属下从陛下出宫后一直跟着,期间并无异样。只是中途陛下忽派护卫折至一处琴馆。不久后娘娘亦折返,似是要找什么人。”

    建康王冷静地听完,又吩咐几句。暗卫淡声应是,消失无踪。

    华毂驶入宫城。

    回到寝殿,陈妃懒懒道:“我要沐浴午歇,陛下回吧。”

    李霈不在意她的冷淡,一把将人抱起往浴池:“那些宫人们笨手笨脚的,还是由朕亲自服侍阿姊。”

    陈妃冷淡不语。李霈又问:“听闻月前阿姊把姜菱遣出宫了,朕本是见你思念故人,才挑了曾在你外祖家中待过的医女入宫,没想到竟惹阿姊不悦。”

    陈妃足尖挑起水花,指桑骂槐道:“她太聒噪,我嫌烦。”

    李霈笑着握住她的脚踝:“那朕往后少说,多做。”

    陈妃闻言,把李霈轰回勤政殿。

    青年帝王凝着博山香炉,想着陈妃的“错觉”和建康王的戏言,神色愈发耐人寻味。他唤来心腹:“再去查查今日和祁六娘一道出现在琴馆的女郎是谁,有消息递给陈仆射,让他务必先确认。”

    侍卫去后,他垂下凤眸幽幽轻叹:“阿姊啊,朕真不想让你失望。”

    小竹园内。

    回来后,晏书珩借着共用午膳又留了会,直到阿姒窝火地赶人。

    他笑着起身。

    照例接过竹鸢带来的褥子。

    阿姒蹙眉:“长公子若实在喜欢铺床,便着人把这架床搬走。”

    晏书珩莞尔: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