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944节
第(2/3)节
“这……”张采闻言如同三伏天当头浇了一盆冷水,顿时也清醒了下来。
“殿下,兹事体大,恕草民不能……”
“哎,以挫宋之丑,犹知不以言获罪,本朝尚不如哉?”张顺笑道。
“只要合情合理合法,什么都可以谈,什么都可用说嘛!”
“理不辩不明,事不说不清。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不要怕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张顺来自于后世,经历过了许多,自然也明白了许多。
相对于密室政治,民主政治,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而民主政治的一大前提,就是允许人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相互辩驳中形成共识。
你可以办报,他也可用办报嘛。
有什么问题可用当面提,当面驳,不要背后偷偷搞小动作。
依照张顺自己的对这个时代的了解,明朝自建国之初发展到现在,已经大致形成了盘根错节的以下几个利益集团:
后金蓄奴军事集团、九边军镇集团、义军起义集团、北方农耕集团、江南士商集团、武装海商集团、皇亲勋贵集团以及西南土司集团。
他们之间利益和诉求各不相同。
有的固然需要坚决打击,有的则需要大力扶持,而有的则需要不断的修建归正。
然而,如此繁琐而又错综复杂的关系,张顺自认能够压制住一时,压制不住一世。
典型的例子就是郑和下西洋,这固然让大明攫取了极大的利益,却也因为皇室垄断了大多数利润,最终如同昙花一现一般,无疾而终。
故而思来想去,张顺认为如果真正想让整个社会发生进步,唯有社会舆论,让各个利益集团各抒己见,彻底形成一些社会共识,才是长治久安、社会发展的最好办法。
就以当前的江南士绅集团为例,蓬勃的工商业发展,正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也是走向资本主义开启工业化的重要前提。
而江南各自奢靡之风以及各自怪现象,更是社会经济极度活跃的主要表现。
然而,蓄奴却不是。
这一行为不仅是社会的倒退,更是将江南社会的繁荣建立在许多奴隶的痛苦之上。
历史证明,这样的资本主义是行不通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所以,他这才希望用一场有序的思想风暴,彻底解决这个时代的思想枷锁问题,为开启真正的新时代做好充足的准备。
第674章反击
“卖报了,卖报了,复社春秋大会最新消息!”
“卖报?这是什么报?”聚集在江阴还未来得及散去的一干士子听到几个小子满街叫卖,不由奇怪地问道。
“江南旬报,大儒张采任责任编辑,大儒张溥写了社评!”一个赤着脚的小子笑道。
“哦?这报怎么卖?”众人闻言一愣,不由相视一眼道。
“承惠,一文钱一份儿!”
“一文钱?纸钞行不行?”
“纸钞?这位公子,大明都亡了,谁还要纸钞?”
“好吧,那给我来一份儿!”有人忍不住好奇,不由递过去一文钱道。
“好嘞,公子您慢慢看!”那小子连忙抽出来一份儿递了过去。
“好个老贼,竟敢搬弄是非、颠倒黑白……”那人接过报纸,草草浏览了几眼,突然破口大骂起来。
原来这《江南旬报》作为义军口舌,又有张采充当主编,张溥充当评论员,自然在立场上有所偏颇。
那些本来就没有辩过张溥的士子,见了这文章,更是怒不可遏,恨不能一把把这报纸撕了。
更有脾气暴躁之人,立刻买下一份报纸,然后研磨挥毫,当场逐条批驳起来。
“殿下,这样……这样做真的没问题吗?”张采眼见窗外众人群情激奋,不由有几分不安地问道。
“问题?能有什么问题?”张顺端起茶杯,悠然自得的啄了一口道,“难道咱们报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