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61节

第(4/5)节
张顺哪里不允?他本来便是觊觎这些人才,连忙同意了。那老者马槽果然千恩万谢,又进入山洞,将那些村民带了出来。

    张顺看了看都是身体健壮,手上长着厚厚老茧的工匠,估计大多数也能做的铜器活计。只是有些人看出来他们也是贼寇,畏惧的紧,那马槽连忙踢了那人两脚,笑道:“村里有些壮丁胆小,让贵人见笑了!”

    张顺道了一声“无妨”,便下令给徐子渊道:“你且将他们登记造册,编为铜匠。一会儿我们在带人去村庄看一看,取些制作铜器的工匠和材料,再行出发!”

    第153章义军大营

    张顺得了这二十多个铜匠,心中高兴。他前世看网络小说中有提到过,青铜是当时最容易获得,性能较好的铸炮材料。他本是并不是特别懂得如何铸炮,可是他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懂得一些基本的原理。

    很多数据对张顺来说,只要慢慢进行试验,便能够获得理想的火炮模型。之前火炮使用铸铁铸造而成或者用熟铁锻造而成,不仅火炮材料不能简单的反复利用,还耗费大量的时间。

    但是有了铜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张顺可以命铜匠制作成火炮以后,反复测试各种数据,哪怕火炮炸膛了也不会伤人。即使火炮坏了,融了重铸便是。

    于是,张顺在长子县行军过程中,特意收集一些铜料和铜匠。一路上竟也又收集了三十来个铜匠,各式铜锣、铜钹、铜镲上百副。

    原来这长子县本就以制作铜乐闻名于世,其中以“千锤打锣,一锤定音”的技术最为出名。制作一件铜乐器的时候,这些工匠分为钳工和四个打锤人,钳工为老师傅,是手艺精湛的全把式,四个打锤人其中一个抡小锤,剩下三个抡大锤,进行热锻铜锭而成。

    当张顺从马槽老师傅口中得知这件事儿以后,才庆幸的发现自己好歹还真招募了几个钳工,不然这制作铜器的事情未毕能够进行下去。

    过了长子县,往北便是屯留县,过了存留是潞城县,潞城以北方是黎城县。张顺此行其实却是绕着潞安府城,兜了一圈,走了远道。

    原来这潞安府城又是明朝宗室沈王府所在,为了宗室安全,潞安府将全府精锐都调集了过来,闭门不出,生怕被义军袭了城。而以“紫金梁”为首的义军暂时还没有决定彻底和明王朝撕破脸面,也默契的不去攻打潞安府城。

    那务虚道人一进入潞安府,便曾对“紫金梁”笑道:“二当家,此乃天意也!此潞安府,当为乱府耳,朱家天下自此处乱起矣!”

    “紫金梁”此番还在做梦诏安,听了颇觉刺耳,便拉着脸回道:“道长慎言,若是诏安以后,被人提及此事,颇为不妥!”

    务虚道人闻言轻笑了一声,不以为意。

    其实这务虚道人倒是一言道破了此处称呼的问题,所以嘉靖八年,将这潞州提升为潞安府以后,为了讨个吉利,便将附郭县命名为“长治县”,取“长治久安”之意。这也是后世为何叫做长治市的原因。

    张顺等人过了屯留县,便进入到潞城县。结果张顺赫然发现自己之前辛辛苦苦招募的铜匠瞬间“贬值”了。

    原来这潞城县铜器更盛,特别是铜缸、铜盆、铜勺、铜锁、铜壶等应有尽有,铜锡铺子到处都是。张顺大喜,连忙命人一边“招募”铜匠,一边“购买”铜锡等料。

    这些人早被“紫金梁”等人掠夺数遍了,哪里肯老实就范?

    原来这时代铜就代表钱,所谓铜钱,也不过铅铜合金而已,这铜也勉强跨入道贵金属行列。此事被“紫金梁”听说了以后,还特意派人告诉张顺:“潞城铜锡,已尽矣,小兄弟勿要耽搁行程!”

    张顺听了,脸都黑了。好在好歹在几个铺子里搜罗了十多个铜匠,才算干休。

    离了伤心的潞城县,才到义军大营所在的黎城县。大军还没达到黎城,张顺便发现地形地势更加复杂起来。

    张顺却是不知,此处天生就是农民起义的优良场所。嘉靖年间便有陈卿于此县附近起义,以青羊山
第(4/5)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