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73节

第(2/3)节
。倒是那新丰楼掌柜,从前遇到过麻烦,受了殿下的恩惠才支撑过来。殿下离开之后,他就收留了我。那等去处,反倒是个能打探消息的好地方。殿下临走前,吩咐我将听到的消息整理,寄到临淄城的弟兄手上,再由他们送到殿下手上。”

    我朝太上皇那边看一眼。

    ——我会回来,你信么?

    他当年离京之前对我说的话,又浮起在心头。

    “新丰楼食客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每日的闲话车载斗量也不为过。”我说,“你要把听到的所有东西都告诉他,也不知要多大的信封。”

    吕均忙道:“却也不必如此。殿下想知道的消息只有三样,一是诸皇子动向,而是朝廷动向,三是……”

    话没说完,他忽而顿了顿,瞥我一眼:“三是别的。”

    “别的是什么?”

    “别的就是别的。”吕均挠挠头,“但凡我觉得要紧的,便也写进去。”

    我不纠缠这个,因为我想知道的,已经知道了。

    三样之中,诸皇子动向位列第一。

    杜行楷和齐王的事,是跟太子被废连在一起的。先帝借题发挥整治一番之后,太子这事也随着齐王离京而过去了。

    但随之而来的,是争位。

    几个皇子都非嫡非长,且在朝廷之中各有山头,此时,立谁为太子就成了朝中争斗的首要之事。

    景璘虽然是先帝最喜欢的皇子,奈何景璘的势力最弱,在他成气候之前,先帝按兵不动,迟迟不立太子。

    朝中争斗激烈的时候,连父亲也很是为难。他曾感慨,说这般局面,在太子被废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先帝废太子操之过急,究竟是意气用事了。

    甚至我觉得,就算先帝没有北伐兵败,诸皇子之乱也会爆发。只是造化弄人,乱事竟随着先帝被俘而提前来到。

    而那人,显然预料到了这一点。

    所以他说,他会回来。

    那一天,后来果真来到,他也真的做到了。

    “后来呢?”我沉默了好一会,继续问道,“先帝出事之时,你也在京中么?”

    “那时京中情势愈发不好,人人自危,尤其……”他看我一眼,讪讪,“尤其是娘子家出事之后。朝野乱成一锅粥,京中日益不安定,眼见着要起是非,不少人都离京避祸去了。新丰楼也是一样,店主人打算回乡去,我本来也打算去临淄投奔殿下,可临行前,殿下突然到了京中。说来,那时殿下本想尽力将大公子和娘子救出来,可当时上官家着实是众矢之的,无法施展手脚。耿御史对殿下忠心耿耿,对殿下说,眼下之计,只能另辟蹊径,先让大公子和娘子保命。于是,殿下让我护送大公子去辽东暂且安顿,让耿清寻个由头,将娘子送入宫中出家。后面的事,娘子也都知道了。”

    我看他一眼:“我知道什么?”

    吕均愣了愣,道:“便是京中大乱时,殿下令人守在娘子藏身的山庄外,护着娘子……”

    他的声音,随着我定定的目光,愈发变得小了。

    好一会,他又挠挠头,干笑一声。

    “上皇不曾将这事告诉娘子么?”

    我看着他,说不出话来。

    怪不得。

    当年逃出宫去的时候,京中已是大乱,可我们一路逃走,畅通无阻。躲到那处山庄之后,外头时常有贼兵流窜打家劫舍的消息传来,可我们却能一直安稳住着,不被打扰。

    过去,我一直觉得,这是我时来运转。老天欠了我许多,终于做了一回人。

    可没想到,并不是。

    “娘子。”吕均有些慌,脸上的笑愈加虚,“我胡诌的,娘子切莫……”

    “所以我当年就算不回宫,他也知道我在何处,是么?”我打断吕均的话,问道。

    吕均瓮声瓮气地“嗯”一声。

    我深吸一口气,再看向那边。

    他仍跟我兄长说着话,大约是在谈着朝政之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