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5节

第(2/3)节
的。

    果然,就连他也看向了我,目光里透着狐疑。

    董淑妃还要再问,明玉不冷不热地打断:“这殿上,究竟是太后圣上做主,还是董淑妃?”

    她看明玉一眼,终于闭嘴。

    明玉不理她,只对太后道:“此事,当下不过只凭着玄云一人之言罢了,无凭无据。依妾之见,还须再仔细查一查,免得漏了什么内情。”

    太后微微颔首,正要说话,张谟却道:“禀太后,臣还有一事,要向太后及二圣禀告。”

    景璘有些不耐烦,瞪着他:“还有何事?”

    “此事,仍与玄真有关。”张谟道,“近日,臣往芙蓉园查看出入簿册,发现玄真在芙蓉园之时,曾私自出入。玄真有司符令,可因得其身份殊异,宫卫未敢阻拦。芙蓉园中的戒令、纠禁及谪罚亦乃臣执掌之内,今臣得知此事,不敢隐瞒以致疏失,特来禀报。”

    说罢,他将一本册子交给内侍。

    我看着他,心想好个张谟。他跟董淑妃一唱一和,今日是不打算放过我了。

    那日我离开芙蓉园时,卫士一直盯着的眼神,蓦地在脑海间浮起。

    原来如此。

    事到如今,我不出来解释解释,是万万不可了。

    我定了定神,走出去,在太后等人面前跪下。

    “此事,乃有人诬陷。”我说,“太后圣上明鉴。”

    董淑妃冷笑:“出家人不打诳语,如今人证物证俱在,玄真还有何话说?玄真在宫中戴罪出家,太后和圣上怜爱,厚待于你,可如今却传出这等事来,玄真竟想寥寥数语便打发了么?玄真也是内官,当知晓私通授受是何等重罪,可不是一两句话便能蒙混过关的。那册子上,写明了玄真出入芙蓉园的时辰,玄真不若好好解释去了何处见了何人,好让有司一一查验。若果真是受了冤枉,太后和圣上也定然会还你清白。”

    我心中一凛。

    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她确实是有备而来。

    从那信纸残片可知,今日之事,并非即兴而起。只怕我每应对一句,她便有后手等着。

    正当我在心中飞速计较,想着该如何破局,忽然,我听到上首传来一个不紧不慢的声音。

    “若玄真私通授受之人,是朕呢?”

    第九十九章定婚(上)

    一瞬间,殿上鸦雀无声。

    每个人都愣住,包括我。

    唯一镇定的,是太上皇。

    他端坐在上首,神色平静且认真,仿佛方才说的是既定的社稷之事。

    旁边的宗老们亦个个惊诧莫名,面面相觑,似乎疑心自己年老耳背听错了什么。

    明玉的瓜子停在手里,董淑妃更是呆住,神色错愕。

    “上皇可是在说笑?”倒是太后首先回过神来,脸上笑意不变。

    “芙蓉园的宫卫既然将所有人等出入记录在案,那么朕出入的时辰也应当明了。”他说着,看了看张谟,“朕方才所言是否属实,一查便知。”

    这话出来,一阵哗然。

    “怎会是上皇?”董淑妃情急,脱口而出,“玄真一介出家罪眷,何德何能,竟……”

    话没说完,太上皇目光扫来。

    “以卿之见,”他说,“朕竟是连玄真也配不上么?”

    董淑妃哑然,讪讪地不说话。

    他犹自从容,语气平和了些,继续道:“此事,实属朕之过也。朕与玄真之事本早该公之于众,只是这些日子事情频发,非操办之时,故而隐瞒下来。不想惹得宫正在这宴上弹劾,劳师动众,朕之过也。”

    所有人的目光,又不约而同地投向了我。

    我的脸烧灼得很,心跳擂鼓一般,千言万语堵在里头。

    我和他的事……

    我和他的什么事?

    这话听上去仿佛我真的跟他有过什么苟且一样。但我却不能反驳,只能憋着,因为他确实是在帮我。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