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横刀十六国 第172节

第(2/3)节
使,都督大可放心,某观苻氏父子皆磊落之人,苻健半道退回,正是惊惶不定之时,属下此去可安其心!”

    黑云山崛起虽快,但根底太薄,冲锋陷阵的猛人大把,但其他方面的人才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眼下大争之世,正是不拘一格用人之时。

    但中原就这么点人,要么衣冠南渡去了,要么在士族豪强怀里捂着。

    为长久计,李跃寻思着要开庠序之教了,人才还是自己培养的称心如意。

    “可!”李跃不是犹豫之人,此行风险不大。

    当初苻雄被石闵所擒,还是李跃赎回来的,有这份人情在,苻家至少不会做的太过分。

    李跃亲自挑选了百多名伶俐的亲卫,备上厚礼,跟着崔瑾北上。

    接下来的日子便是等待。

    而兖州的春耕也随之展开。

    今年的规模几乎是去年的三倍。

    周牵说到做到,将兖州、荥阳境内能屯垦的地方都开垦出来,一度跨过黄河,将黎阳周边的良田也耕种了。

    有了大批奴隶的加入,人力绰绰有余。

    很多乌桓人、鲜卑人、羌人内迁二十三年,不仅会放牧,还会耕种,技艺不在华夏百姓之下。

    兖州境内的草谷也被他们利用起来放羊牧马。

    无论河北乱成什么样子,只要兖州的耕田还在,就是大河南北的压舱石。

    春耕如火如荼的开始,而最先传来战报的是江东。

    江东非但没有响应冉闵北上杀胡的号召,反而出兵淮南,东晋庐江太守袁真攻破合肥,生擒冉魏南蛮校尉桑坦,迁其百姓而归。

    合肥被攻陷,意味着江东的北伐越来越近了。

    第二百二十四章江陵

    江陵,望江亭,高朋满座,曲水流觞。

    花锦步障外,响起丝竹管弦声,障内舞姬脚步轻盈,长袖舒卷如云,如柳般的细腰盈盈一握。

    曲水之中,飘荡着新采摘的各色花瓣,阵阵花香亦随之浮动,酒樽搁在朱漆绘盘上,随着流水缓缓而下。

    曲水之侧修竹成荫,苍翠淡雅,竹下燃着香炉,青烟袅袅升起,旋即又被穿过竹林的风吹散。

    祓禊本该在三月上巳日举行,但北方形势骤变,桓温既要整军备战,又要上书江东,请求北伐,诸事繁杂,是以延后了十余天。

    一曲终了,在座名士欢声笑语起来。

    “桓公平灭成汉,其功古今罕有,真乃当世周公也!”率先开口的是征西参军郗逸之。

    于年,桓温方才三十八九岁,已贵为当朝郡公,开府仪同三司,征西大将军,持节都督荆司雍益梁宁等八州诸军事,坐镇长江上游,手握十数万大军。

    若非尚书左丞荀蕤劝止,桓温封赏绝不止于此。

    在座诸人之中,郗逸之只能算是个晚辈。

    不过这话引起了一阵共鸣。

    西阳太守桓冲取过流水中一樽酒,一饮而下,“河北大乱,石氏自相攻伐,能收复故土者,天下间唯桓公一人尔!”

    “如今朝上,庸碌之辈当道,无能之人秉政,前者北伐,形势绝佳,兵不血刃而得淮水两岸,却畏羯奴如虎,一触即退,致使北方百姓尽皆丧于虎狼之口,依在下浅见,桓公何必等朝廷答复?可先定三秦,再图中原,后取河北,则天下事皆在桓公指掌之间也!”

    众人之中,一褒衣博袖者朗声道。

    虽风和日丽的天下,然清风中凉意犹在,此人袒胸露腹,神态狷狂。

    正是桓温记室袁宏,出身陈郡袁氏,其五世祖为东汉司徒袁滂,六世祖乃曹魏郎中令袁涣。

    其才学名震江南,先为谢尚参军,后追随桓温,颇受重用。

    著有《竹林名士传》、《三国名臣颂》等,极为推崇竹林七贤,及三国名臣。

    因此放浪不羁,心直口快。

    “哈哈,彦伯醉矣。”垂坐在流水的北岸桓温笑了两声,也没太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