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横刀十六国 第139节

第(2/3)节
本就算不了什么。

    月姬道:“兄长既言石闵必胜,那么褚裒必败,这二十万百姓南下岂不是……”

    羯赵的士卒都不是什么善类。

    江东的兵也好不到哪去。

    难民南下,一路天灾人祸,豺狼虎豹,能活几人?

    李跃心中一动,这二十万人若是能投自己,黑云山缺人的燃眉之急岂不是瞬间就解决了?

    强扭的瓜不甜,但解渴!

    乱世里面,只看各人的手段而已。

    两人目光投向李跃。

    李跃一拍大腿,“除中垒营戍守陈留,其他诸营,包括各地南军,生擒也罢,强掳也罢,诓骗也罢,把人给我留住,能留多少是多少,男女老少老弱病残统统都要!”

    各地县令还未完全归心,但县城外的南军基本被李跃整合,安插有典军、司马、屯田使、鸿胪吏等。

    流民南下,兖州横在黄河之南,首当其冲!

    李跃瞬间觉得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机会,能接纳这二十万流民,黑云山的短板也就没了。

    “还愣着作甚?”李跃斜了一眼张生野。

    却见张生野一脸迷醉的望着月姬。

    十六七岁年纪,花儿一般的年纪,也许是经常进山采药的缘故,沾染了不少山中的灵气,显得尤为出尘脱俗。

    “唯、唯……”张生野双退一颤,连忙拱手退下。

    月姬脸色略有不悦,不过也没有深究,大概以这样目光注视她的男子不在少数,“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兄长心系苍生,诚为天下之幸也!”

    李跃笑道:“你少阿谀奉承,为兄没你说的如此大公无私。”

    第一百七十九章赤旗

    东郡白马津渡口,数百流民刚从北岸瓢到南岸,迎面遇上一支披着皮甲的士卒。

    一名身穿黑色铁甲的领手按环首刀,脸上的狭长疤痕显得尤为狰狞,指着湿漉漉的人群道:“我等是兖州刘使君帐下军士,奉命前来迎接尔等,勿要惊慌,前方五里处备有粥水,尔等可暂时休憩一番,然后南下投奔朝廷。”

    流民们一听到有这等好事,纷纷大喜,“多谢刘使君!”

    刘家在黄河南北名声不错,刘启治兖州声名在外,流民们不疑有他。

    行不到五里,一处山谷中,果然备有粥和水,流民拖家带口的南下,全身家当也就几块麦饼。

    谷中还有其他流民正在歇脚,近两千人挤在一起,有一句没一句的念着刘启的恩德。

    “糜典军,这一批人差不多了,可以送回去了。”旁边一士卒道。

    脸上有疤痕的将领点点头。

    不过就在此事,一名士卒奔来,低声道:“白马城的赵军发现我们,八百步骑正赶来,相聚不到十里!”

    周围士卒一愣,纷纷望着糜典军。

    对方是步骑,相聚不到十里,又带着流民,很难甩掉他们。

    糜典军轻哼一声,“他们八百步骑,我们白马南军五百三十余众,足以一战,传令,挂出黑云赤旗,某倒看看,他们是否吃了熊心豹子胆!”

    这支人马正是白马乞活军改遍而成的南军。

    糜典军名曰糜进,乃是李跃亲封的黑云将,跟随李跃一路从黑云山杀出,刀山血海的场面都见识过了,如今遇到这点危机,在他眼中不算什么。

    改编成南军之后,乞活军早已今非昔比。

    装备上了皮甲,训练有素,根本不虚赵军。

    兖州各郡县的城池归赵军,但城池之外,归南军,两边一向井水不犯河水。

    不过流民南下,东郡横在大河之南,成了难民首渡河首选之地,兖州刺史刘启也在招抚流民,送往鲁郡。

    稍顷,一面血红色的黑云旗在山谷中升起。

    兖州地界三十七部南军,都有这样一面旗帜,旗在人在,旗不在,编制取消。

    一直被典军、司马们视若珍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