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横刀十六国 第82节

第(2/3)节
四五百条尸体后,被狼狈赶下洧水。

    经此两战,李跃对黑云山战力有了重新认知。

    士卒们经过思想改造后,比以前更勇猛凶悍。

    知道为何而战的人,通常不会胆怯。

    抛开民族大义不说,一旦张遇攻破洧水防线,辛辛苦苦耕耘的粮食就付之东流了。

    即便两军对垒,鸿胪曹的人也没闲着。

    张遇财大气粗,损失六七百人,眼睛都不皱一下,翌日又发起了新的进攻,分别从上游、下游远程迂回。

    但这些小伎俩都逃不过斥候的眼睛。

    西面上游有崔瑾和徐成的疑兵,下游斥候们设下埋伏,不用李跃出手,三百斥候就击溃了对面一千多人。

    每一次小胜,都不断增加着士卒们的信心。

    李跃牢牢堵在洧水防线上,张遇寸步不得进。

    战事重新陷入僵持局面。

    这种僵持对李跃而言,自然是有益的。

    此战无论胜败,在政治层面对黑云山而言都有害无益。

    除非能一口气灭了张遇,吞下许昌。

    但看到对岸连绵的营垒后,李跃还是放弃了这种幻想。

    张遇并未伤筋动骨,他攻不过来,李跃也打不过去。

    第一百零四章诘问

    经历了去年的水灾瘟疫之后,今年难得的风调雨顺。

    对垒几日后,便进入秋收时节。

    沉甸甸的粟米将汜水两岸妆扮成一片金黄色,某种程度上,粮食就是这世道的黄金。

    周牵带着山上的老弱妇孺们开始收割。

    与此同时,张遇又尝试了一次渡河,依旧以失败告终。

    此后,洧水两岸便静悄悄的。

    一切按照李跃的构想在发展。

    收割的粮食被送上山后,军中上上下下人心安定起来。

    丰收的不仅仅黑云山,周围郡县都是如此,郑家又送来三千多石粮食,还有一百多头猪,几十头野鹿,三百多只羊。

    缑氏、京县犒劳了两百余头牲畜。

    李跃下令全部宰杀,洧水防线近六千人,每人能分到七八斤肉。

    当天晚上士卒们分成三批,一批休息,一批警戒,一批在岸边燃起篝火,烤肉炖肉,一边吃一边朝对岸大骂。

    连续三个晚上。

    无论骂的多么难听,对面没有任何动静。

    粮食收割完成,对黑云山而言,这场战争已经赢了一半。

    再打下去也没多少意义,李跃不可能吞并许昌,张遇也攻不破黑云山。

    正寻思着怎么收尾,有人却先沉不住气了。

    郗逸之从荆襄赶来,带着江东朝廷荡寇将军的任命诏书,“桓公费尽心思为将军求得封赏,寨主不可辜负桓公的一片心意。”

    手上提着诏书,却没有宣诏的意思,居高临下的眼神在李跃脸上晃动。

    李跃道:“不知桓公要在下如何做?”

    郗逸之道:“张遇累败于寨主,今士气全无,何不一鼓作气,大破之?”

    “张遇虽然小败几次,主力未损,兵力。

    不料郗逸之脸色一沉,“寨主这是在搪塞桓公?”

    一个郗逸之李跃自然不放在眼中,但背后的桓温就不得不掂量掂量了。

    “非是在下搪塞,而是形势如此,张遇用兵谨慎,虽折损千余人马,但手上仍有三万之众,我军只有五千余人,能守住洧水已是不易,何谈进攻?跃兵败事小,耽误桓公之事,乃是大罪,若荆襄愿支援数千人马,在下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李跃客客气气的把球踢了回去。

    五千人主动进攻深沟高垒的三万大军,这事放在哪里,都是自己占着理。

    但郗逸之不是善解人意之人,步步紧逼,“黑云山加上轩辕山有四万之众,足以与张遇一战!”

    此言一出,帐中诸将皆怒目而视。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