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 第60节
第(2/3)节
别人缺粮,张遇一定不缺。
若真赖在山上,李跃还真拿他没办法。
这几次交手,李跃逐渐摸清他的路数,极其稳健,用兵堂堂正正,没有任何破绽。
崔瑾道:“彼若围山,我军长久失联,恐黑云山有变……”
这年头攻城,围上一年半载的,十分常见。
黑云山吸收了如此之多的流民,大军不在,薄武、周牵能否镇的住?
“两三个月应该无妨!先看看再说,说不定张遇故意诱我出战。”李跃选择相信薄武和周牵。
这么大的轩辕山,张遇一万人马也不可能完全堵住,斥候还是能正常来往的。
无非就是耗而已。
李跃就不相信张遇一直堵在轩辕山上,不管他的老巢许昌。
这年头到处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恶狼,许昌这么一块宝地,惦记他的人肯定很多。
黑云山丢了,李跃还能继续在轩辕上当山贼头子,但张遇的许昌若是出了什么变故,他这个豫州刺史也就到头了。
一个豫州刺史的敌人、内忧外患绝对比山贼头子多!
李跃调整心态,严禁诸将出战,安心当起了缩头乌龟。
日子也就这么一天一天的滑走。
轩辕山是著名风景旅游区,即便是冬日,山上也有种别样的景致,并不难熬。
白天李跃巡视主寨,安抚人心。
晚上,翻一翻郭实留下的竹简。
跟黑云山的书不同,这里的书都是一些四书五经之内,兵书、医书,李跃还有些兴趣,之乎者也、圣人教义,实在看不进去。
一来没这个闲情雅致,二来,当今天下形势,与春秋战国、楚汉三国有很大的不同。
不再是内部争霸,而是外族入侵,欲亡我中夏。
礼仪廉耻、忠孝仁义早就被司马家装进了尿壶中。
而且这年头读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没有标点符号,全是繁体字,李跃肚子里的那点东西也不够钻研这些。
当初苦读兵书医书,也是为形势所迫,绝非真的好学。
随意翻了几卷,便觉得困乏。
不过在一堆竹简和纸卷中,李跃找到些不一样的东西。
魏晋纸张得以推广,不仅书法大兴,绘画也开始发展,各种壁画、人物画像肇始于这个时代,敦煌莫高窟便是起源自十六国。
画像上的人坐而持剑,眼神犀利,如有实质。
魏晋时期的画像讲究形神、气韵,整张脸泼墨不多,历尽不少数月,笔墨已经有些斑驳,唯独这双眼让人过目难忘,衬的整个人物英气勃发。
看着看着,李跃忽然感觉这张脸有些熟悉,似乎在哪儿见过。
第七十六章身世
在哪儿见过?
李跃脑海快速回忆着,曾经的老仆不是这个长相。
忽然,李跃脑海中闪过一道电光,这他娘的不是自己的脸吗?
不,自己的脸没有这么沧桑,也没有这种气度。
难道……
李跃忽然想到一种可能,连忙拿着画像去询问寨中的老人。
“此乃李都督也!”老人们潸然泪下,哭的不成样子。
李跃让亲卫提着画卷,自己摆出跟画像一模一样的动作,“你们看看,我跟李都督是不是有几分相似?”
心中既激动,又期待。
原来这具身体的原主是李矩之子。
落叶归根,没有身世,潜意识中自己是这时代的一片飘絮,不知会被风吹向何处,总感觉与这时代有种莫名的隔阂感。
而这大半年以来,李跃已经彻底融合了记忆,从心理上完全接受了新身份。
几个老人睁着浑浊的眼神,一会儿看看画像,一会儿看看李跃,不太确定道:“倒有几分相似,就是脸薄了一些,眼小了一些,鼻子大了一些,嘴翘一些,耳方了一些……”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