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第172章 石贤谦的剑
第(2/3)节
要点头,就是完全属于自己的!
想想在沂城过苦日子的时候,为了一点辛苦钱卖命奔波的困顿,石贤谦没能忍住诱惑,手一点点伸出去,按到了金票之上。
这个举动,让林允文的脸上露出了儒雅俊朗的笑容。
然而,他的笑容也就持续了一秒,随后就僵住了。石贤谦的脸上,明显出现了犹豫和挣扎。他想起了自己投靠陈武时,带的那把剑!
哪怕是饭都吃不饱、衣衫也打着补丁的时候,石贤谦都没舍得把自己那把剑当掉。
那把剑,值十五万金币吗?
看做工和材质,莫说十五万金币,就算十五金币都不一定能卖到。
但是,石贤谦忽然又觉得它值这个价!
如果太平义军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不值得他投靠,也就罢了。事实却是,太平军在陈武的领导下蒸蒸日上。哪怕遭遇三万帝国城卫军的围剿,有陈武提出的东进计划,仍旧让大家看到了曙光和希望。
跟着这样一家可以成事的势力,自己的将来,绝不会只值这十五万金!
他的手,缓缓有从金票上抬了起来。眼中有不舍,但更多了几分释然。
林允文脸色变了几次,不由得发出了惋惜的叹息。
片刻之后,整整一百二十万金票出现在石贤谦面前。
看了看这个八倍于先前的数字,石贤谦心里要说没有触动,那是不可能的。可对已经想开了的他来说,诱惑反而没有先前的十五万大了。默默把预付的一半金票用锦盒装好,起身向林允文告辞。
“我们撤离之前会通知林公子,请准备好剩余钱款和接收抛石机的人手。”
………
从林家出来后,被冷风一吹,石贤谦不由停下脚步,裹紧了袍子。
回头看了看林家那阔绰大气的朱红色大门,石贤谦心里忽然有些庆幸,随之而来的就是后怕。太平军的军情处,初成立的时候并不显眼,可这段时间以来,军情处的能耐已经陆续被义军众将知晓。如果自己先前一时被猪油蒙了心,收受林家的好处,又被军情处的人知道了……
想想天公将军震怒的后果,石贤谦不由得打了个哆嗦。
万幸的是,自己最终还是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
这样想着,他只觉得连脚步都轻快了很多,摸了摸怀中的锦盒,招呼几名护卫一声,快步朝太平军营地返回。
与此同时,林家的高层开始紧急探讨石贤谦透漏的消息。
“太平义军要离开武安!”
家主林安和、五位林家长老和林家的大管家、入赘的护军将军林安略,以及林家预定的少主林允文,不约而同的陷入了沉思中。
善友会跟太平军的不和,甚至差点内讧,瞒不过林家在武安根深蒂固的触角。但是,没有人认为太平军是惧怕善友会才离开武安。一定是另外有什么重大的变故,才会促使太平军突然做出这个决定。
“或许,帝国的平叛大军提前到了!”
这是林家大管家的推断,也是他能想到的唯一原因。
林安和老谋深算,当然也有想过这点,但他想的无疑更深,摇头道:“武安城被包围前,帝国跟瓦刺的决战还没开始。就算战斗结束的再快,抽调的大军现在应该也赶不回来。何况,若真是如此,太平军为何要东进?他们唯一可能的生路在南面!”
林允文和林安略无言以对。
他们不得不承认,家主的分析也很有道理。往东,不管是打东关府还是躲进巴延山脉都是绝路。
难道说,东进只是幌子,是在故布迷阵?
看上去也不像啊!
林家的众人分析不出头绪,一时间陷入了困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管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只要帝国的平叛大军一天没到城外,林家就保持现在的状态不会轻动。再者,太平军一走,没了这伙理智的叛军压制,武安城内的秩序必然会迅速恶化。而善友会对他们的恶意和贪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