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174节

第(2/3)节
四品啊。

    赵文华听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是愤怒。

    斋醮海神,也是他想到的第一条内容,方望海这个佞臣!竟然利用皇帝崇道!

    但是很快“钞关法”从户部传出来,赵文华就傻了。

    他也精通于财计,自然知道这个法的妙处。

    而赵文华是浙江慈溪人,他深知两江两浙的商业发达,如果真的用这个方法收足了“钞关税”,那这个方望海肯定能飞黄腾达!

    赵文华实在想不通,这个方望海是从哪里冒出来的,竟然能想出如此精妙的政策?

    赵文华也终于知道,为什么方望海的任命这么迅速,因为无论是严党还是清流,都无法向“钞关法”提出异议。

    再加上皇帝的支持,内阁和吏部很快就通过诏令。

    赵文华撕掉自己的奏章,心中却对方望海万分的警惕。

    若是日后方望海入京,此人必定是自己的大敌!

    赵文华连忙带着礼物,赶往他干爹严嵩的府上,打探这个方望海的底细。

    苏泽并不知道远在京师发生的事情,他来到桐木镇上,武夷山上大大小小的茶园主人齐聚在这里,商议如何分担贡银的问题。

    蔡员外已经死了,熊岳的母亲得到了朝廷的旌表,官服也推翻了之前签订的契书,武夷山茶贡就要重新分配。

    坐在席上,苏泽第一次见到了什么叫做底层互害。

    分配贡银的时候,几个小茶庄的主人纷纷指责其他小茶庄主人做事不守规矩,低价贱卖茶叶,偷采邻家茶园,斗的不开开交。

    反倒是几个大茶园的主人稳坐钓鱼台,三言两语就推掉了应该承担的贡银。

    苏泽也是这样的大茶园主人,虽然他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但是也没人敢让他承担更多的贡银。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不是应该这些小茶园主人联合起来对付大茶园主吗?

    苏泽颇为疑惑的看着这个场景,这怎么和他想象的场景不一样。

    熊母坐在苏泽身边,她如今有了朝廷的旌表,别人也不敢和以前那样逼迫她了。

    熊母说道:“先生是好奇,为什么他们不联合起来索要更公平的分法?”

    苏泽点点头。

    熊母说道:“咱们这些小茶庄的,一锱一铢都要计较,平日里早就结下了无数的冤仇。贡银他多担一点,自己就少担一点,谁也没指望那些大户能多担贡银。”

    苏泽疑惑的问道:“为何?”

    “大户要是低价售茶,先撑不住的就是小茶园主,而且那些大茶庄主都是县里有地位的人,哪里是我们这些小茶园主能斗得过的?”

    苏泽这才明白,像熊岳这样勇于反抗的毕竟还是少数,大部分底层都是向其他底层争夺资源。

    苏泽清了清嗓子说道:

    “我提议,还是按照茶园田亩大小分担贡银。”

    苏泽发话之后,那几个大茶园主人坐不住了,他们纷纷怒视苏泽,这显然会让他们多承担贡银。

    可他们还没等站起来,一名身穿皂色吏员服饰的人冲进了会场:

    “阿泽兄弟!你中案首啦!小三元!”

    众人纷纷看向苏泽,刚刚还准备上来和苏泽争论的大茶园主人纷纷堆上笑容:

    “就按苏案首的方案,以茶园田亩分担茶贡。”

    “为苏案首贺!”

    第178章来了的,走了的

    小三元登科,在南平城中也算是百年难遇的大喜事了。

    苏泽被县吏拖回了南平县城中,接着是唱礼、乡饮、祭告天地,最后苏泽带领本次通过童子试的士子们,加入到了府学县学中。

    府学和县学并没有品级之分,通过童子试的读书人就是秀才了,可以加入本地的县学或者本府的府学。

    苏泽自然是选择加入县学,他作为道试的案首,可以获得廪生资格。

    陈朝源也通过了院试,不过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