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龙傲天的金手指是我前任 第89节

第(2/4)节
最怀疑的?檀潋叫过来,公事公办,按部就班。

    倘若有问题的?人,当然会心虚气短。

    曲砚浓神色平静得如同看了一场了无意趣的?戏,从那张易容伪装后稍显俏丽的?脸上?,只能?看出一点浅淡的?好奇。

    “去试试。”她对四个小修士发出指令,“明镜台以?前是上?清宗弟子打磨道心的?地方,通过明镜台,能?清晰地看到如今的?心性。这机会十分?珍贵,错过这次,也不知?道下次在什么时候。”

    “去看看吧。”她语调轻飘,“让我看看,你们的?道心,究竟是什么模样?。”

    第75章明镜台(二)

    祝灵犀站在人群中,望着前后相继向前的修士,微微抿唇。

    明镜台最初并非用于检验银脊舰船船客,而是一位上清宗长老拿来检测门下弟子道心进益的工具。

    上清宗向来比别处更注重道心修持,而上清宗修士也总比其他地方的修士更克己自持、清心寡欲,往往能一心修炼,在仙途上有?所攀登,支撑着上清宗代代相传,绵延上千年,始终是天下最负盛名的仙门——这是五域都承认的事。

    即便?是现?在,上清宗内还时常有依次过明镜台的习惯,常常由师长带引着?几个同门,一个个检查心性。

    祝灵犀在宗门内并无师尊,但有?老师。

    上清宗传承千年,在教导新弟子之事上尤为老道,并不一味遵循师徒传道的风俗,而是先为新入门的弟子安排大课,分了班次学道,对于授业师长统称老师。

    等到这些?弟子修为渐渐精深,对仙道的感悟逐渐深厚,可以自行择选敬慕的同门前辈拜师,既是师徒,也是同道。

    祝灵犀天赋出众,她在执笔画符的时候有?种近乎本能的直觉,入门后的第一堂符箓课,别人还在照本宣科,为一枚入门级的感气符苦思冥想,她已?挥笔立就,令授课的老师止不住地惊叹“有?这般天赋,我又能有?什么可教你的”。

    随着?年岁增长,祝灵犀在符箓一道上的天赋越发显露无遗,名声越发响,渐渐有?人给她冠上了“小符神”的名头,风头无二?,愿意收她为徒的人数不胜数,可她至今没有?拜师。

    细究起?来,她并不是目中无人、谁都看不上,而是还没有?想好。

    她还没有?想明白,她究竟要走什么样的路。

    祝灵犀从玄霖域出发来山海域参加阆风之会,出发前,传授她课业的老师借来明镜台,为几个昔日学生检测道心,祝灵犀也上明镜台检视过自己的道心。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她走过明镜台,照出来的结果并不算好。

    明镜上密密一层秋霜,灰蒙蒙不见镜中人。

    授业老师安慰她:明镜台映照出的道心,只是修士当下的心性,既不能证明修士的过去,也不能预示修士的未来,能昭示的唯有?当下。

    祝灵犀不知这说法里究竟有?几分是宽慰之词,又有?几分是真?相,只是在那?次后留了心结,虽不至于畏惧明镜台,到底还是有?点芥蒂。

    她不知道,她究竟是哪里做的不好,让道心蒙上尘霜。

    一艘舰船上能容纳千人,熙熙攘攘排在甲板上,光是窃窃私语便?嘈杂如夏日蝉鸣,其中天南海北游子,不乏对明镜台有?所了解的人,高谈阔论,把明镜台前照出的道心分作三六九等:

    镜上一层薄雾色,隐约能看见镜底人,这是三流道心;

    镜面清明,能从镜中画面大致辨认出自己的五官,这是二?流道心;

    镜中明澈如水,容貌清晰如真?,笑貌宛然,如同照见一面普通的镜子,方是天下修士中的第一流。

    至于那?些?连自己的人影都看不清的,在茫茫人海里一抓一大把,那?就根本不值一提了。

    祝灵犀紧紧抿唇。

    申少扬倒是心大得很,一点也不担心自己究竟会照出什么模样,只要没有?血光就行,一个劲伸长脖子看热闹,
第(2/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