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章榆尔

第(2/3)节
  渐渐地,榆尔也不太开口说话了,别人向她问好,她也只是抿嘴笑笑。

    久而久之,这栋楼的租户都知晓,二楼搬来了一对奇怪的母女。

    榆兰倩总是在她睡着后悄悄抹眼泪,榆尔都知道。

    在她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榆兰倩留下了一封信,坐上绿皮火车外出打工。

    自此,榆尔再没见过她。

    这一年,榆尔十岁。

    这一年,榆尔有些怨恨榆兰倩。

    榆兰倩人没回来,每月月初倒是会按时寄四百给榆尔。

    两百交房租,剩下两百除去水电煤气,还能剩下一百多块钱伙食费。

    对榆尔来说,这钱已经足够了。每个月甚至于会多出来七八十块,有时会是一百块。

    她把多出来的几张票子包在裁下来的床单里,每个月往里塞几张,等到装的鼓鼓囊囊后,榆尔会奖励自己下个馆子,吃顿好的。

    半斤肉饺子,常把她吃撑,晚上在床上疼的翻来覆去睡不着。

    榆尔不知道,一个天天只啃馒头面条的人,消瘦的身体根本承受不了突如其来的营养。

    榆兰倩走的第一个月里,有不少邻居邀请榆尔吃饭。

    榆尔明白,大家是好意。但她还是拒绝了每一个帮她的人。

    因为她心里知道,从此以后,她会一直是一个人。

    她不能一辈子都让别人帮她。

    2004年,榆尔被县城的一所普通初中录取。

    而她悲催的生活,也从这一年开始。

    8月初,榆尔在邮局等了一整天,都没能等到榆兰倩的信。

    榆尔平静的走出邮局。

    第二天,榆尔提着个大塑料袋出现在街上,白天捡路边的塑料瓶,纸箱子。晚上蹲在烧烤摊对面,等着捡客人喝完的酒瓶。

    第三天,榆尔手里提着的是蛇皮袋。

    塑料袋会灌风。

    关于初中

    榆尔感谢九年义务教育。她的钱能交上每学期的书本费。

    2007年,榆尔考上了县城里唯一一所重点高中。

    榆尔有些头大,学费要八百,除过住宿费,书本费杂七杂八的加起来要二百,统共一千多。

    她这几年攒下来的钱仅仅只够她念完一个学期。

    她犹豫着要不要去报名,招生办的老师在这时敲响了她家的门。

    来的是一位很秀气的女老师,戴着副黑框眼镜,轻声细语的开口“榆同学,学校了解了你家的情况,你来学校好好学习,学费可以免除。你只需要交个书本费就可以了。”

    “上高中后,你也可以申请贫困补助,每个学期也能拿到七十块钱的补助费。”

    开学报道那天,榆尔早早等在学校门口,她是第一个报的名。

    周围邻居的房租涨了,榆尔是听他们在楼道里抱怨才知道的。

    榆尔去找房东,把仅剩的三百递给她“剩余的房租钱我会想办法补上的。”

    红头发的女人抽了一张红票子

    “涨价的是要装修的房,你住的那间不装修,以后每个月你就给一百。”

    在一毛钱辣条都涨价的年代里,榆尔的房租降了一半。

    “榆尔同学,你先出来。”

    榆尔在上语文课时被班主任叫了出去,办公室里站着两个民警。

    榆儿内心隐约拉起不好的警报。

    榆兰倩死了。

    很突然的消息。

    民警告诉榆尔,榆兰倩是自杀的,她受不了在打工的厂子里日复一日的消磨,在员工宿舍里烧炭自杀了,连封遗书都没留下。

    时隔七年,榆尔再次得到母亲的消息,是死亡。她甚至没有机会见到榆兰倩最后一眼。

    榆兰倩的骨灰,遗照都是经由民警的手给她的。

    至于遗产,榆尔没问。

    人自杀了,民警也没提这茬,看来榆兰倩过的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