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79节

第(2/3)节
与郑国朝堂是保持着一定的默契,也正是因为这种默契,才让祭氏能够独揽天下商贸之利,从而迅速崛起。

    而郑国,也正因为与商人存在着这种互惠关系,所以几次三番的得以从商人手中救于危难之际。

    如若不信,当年“弦高救郑”就是最好的例证。

    所以,值此危急关头,坚定不移的拥护郑国朝廷的决策,对他们而言也是一种习惯。

    “可你们想过没有,一旦封闭四门,疠疾便在城内肆虐,万一传给我们怎么办?”

    “要我说,就该把这些染病的贱民通通赶出去!一个不留!”

    “哎呀,老夫可还不想死啊,千万别让老夫染上这病啊……”

    正厅之中,一众祭氏族老各执一词,纷纷嚷嚷,乱作一团。

    坐在首座上的祭先始终未曾开口表态,只神色低沉的看着外面,也不知究竟在想些什么。

    这时,只见竖牛却是忽的站起身来,并是吼了一嗓子:

    “诸位!”

    “现在不是该吵吵的时候,官府既然已决定要封城,那光凭我们几个又如何能够说的动?”

    话音落下,那些反对封城的族老顿时安静了下来。

    李然见状不由眉头微皱。

    只见竖牛使众人安静下来后,旋即朝着祭先躬身一礼道:

    “父亲,事不宜迟,此事绝不能犹豫不决。若让官府封了四门,届时我们在城内的货物一件也别想出得去。到时候毁了我祭氏的名誉,那我祭氏可就要遭大殃了。”

    竖牛的意思很简单,这件事光靠底下的这些族老肯定是不成的,要阻止官府封闭四门,那还得是请祭先亲自前去游说才行。

    而这时,一直未曾开口的祭先目光一转看了看竖牛,不置可否。

    随后又看向李然问道:

    “子明,你觉得呢?”

    众人见状皆是一愣。

    若放在往常,但凡竖牛所提议之事,祭先几乎无有不准。而今他对竖牛所提的建议不闻不问,反倒是征求起了李然的意见,可见李然在祭先心目中的地位。

    这是啥?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而竖牛闻声更是面色一紧,怔然之色顿时跃上面庞,并是愣在了原地。

    “回禀岳父大人,若非万不得已,想来子产大夫也是不会同意封住郑邑四门的。”

    “如今官府既已下令,小婿以为我祭氏理当遵从,一切还应以大局为重。”

    大局为重,何为大局?

    身在郑邑,那自然是以郑国百姓安危与利害为重。

    第九十三章针锋相对

    李然这话的意思很是明显,那就是此时祭氏若仍以自身的利益为重,甚至是不惜以全城民众的生命为赌注,还要去游说子产不要封闭四门。那在子产心目中,祭氏便不再是那个跟他始终保持默契一致的祭氏了。

    郑邑大难当前,祭氏却还想着这些。那别说是子产了,便是其他稍有正义感的卿大夫,只怕也会替祭氏感到不耻。

    “你这竖子!怎么说话的!难道放任我祭氏之利益不顾,便可顾全大局了?!”

    “果真是外人呐,这胳膊肘终究还是向外的啊。”

    “喂不饱的白眼狼,要之何用?”

    随着李然的话音落下,厅内顿时响起不少冷嘲热讽的声音。原本被他们捧上天的新郎官,这一会却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竖牛也是回过了神来,眼神甚是阴沉的看着李然道:

    “哼,果然非我族类,必有异心!”

    “爹!此事万万……”

    “够了!”

    还不待竖牛把话说完,祭先便是猛的拍案而起,并一声喝斥,将其话语打断了。

    霎时间所有人都下意识的噤声以待,惶恐不安的躬身而揖。

    祭先锋利的目光瞬间扫过竖牛,竖牛只觉得面皮一阵滚烫,正欲辩言,却不料祭先又毫不迟疑的将目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