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书香世家(科举) 第104节

第(3/4)节
给她嫁了,甭管她是做妾也好,是做妻也好。就这么托着人家,我想啊,这姑娘不被你熬成婆,迟早也要熬出祸患来。”

    云舒见他这么说,越发没有道理了,于是朝蔡博文翻了个白眼。

    才博文于是指着云舒,笑道:“瞧瞧、瞧瞧,连这青白眼都是如出一辙的。”

    周幻海到底是云舒的姐夫,出言劝和道:“好了好了,你明明都知道他的性子,还要招惹他。把他弄得恼火了,小心他叫永安打你。你要知道,十个你还不够永安练手的。”

    永安,便是笙歌的字。

    蔡博文闻言,看了一眼笙歌,想想他的武力值,于是也不说话了。关门放笙歌这种事儿,也确实像云舒能做得出来的。

    周幻海见蔡博文安静了,便调侃蔡博文道:“你还说他像阮籍,要我说,你这么能混说,口才好,又会作诗又会编故事,该去做个说书先生才是。”

    听着周幻海这么说,周围方衍跟云安都“扑哧”一声笑了。

    这样你来我往一场,大家也算扯平。云舒兄弟二人送了人离开之后,也渐渐将蔡博文今日下午惹出来的不愉快给忘了。

    送走朋友之后,厨房那里就送来了龙眼红枣汤,云舒喝过之后,整个人都舒畅了。

    他走到塌前躺下,想休息一会儿。

    这会儿快到晚饭时间了,天色暗沉沉的,初春的风还冷,从窗外吹进来,弄得云舒鼻尖干涩。

    莫名其妙的,云舒又想起了方才蔡博文说的话。

    “我想啊,这姑娘不被你熬成婆,迟早也要熬出祸患来。”

    “能熬出什么祸患?”云舒半梦半醒间回答着。

    过了一会儿,居然悠闲到睡了过去。

    再次起来的时候,其实离他睡过去才过了不到两刻钟。

    起来的时候,云舒就觉得左右眼皮轮番跳跃。左边跳了跳右边,右边跳了跳左边。

    压根儿没有道理,不知道是福还是祸,又或者祸福并存似的。

    这日过去之后,朝堂内都在传周帝生病的事儿了。这么一段时间来周帝都不上朝,太医每天请按问脉的。

    前段时间听说皇后娘娘也去书了,听说信内消息是传唤在外的太子赶紧回来,然而谁都没有看过信里的内容,都是猜测罢了。

    之后好容易才上朝两天,又是垂帘议政,皇帝不让人看他的脸了。说明病容肯定十分憔悴,因此根本瞒也瞒不住。

    不过也只有朝内大臣知道了这件事情,这会儿的普通百姓其实不那么关注今天换了哪个皇帝。并不是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况且他们并不懂政治,并且即便换了统治者,只要不是极端残酷,其实都差不多。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初太上皇答应北方政权,给他们划分出大量土地的时候,大部分百姓回了城之后照旧过着自己的日子的原因。

    其实身在这个朝代,云舒越发感觉,或许百姓并不愚昧,更多的是一种麻木,无论朝代如何动荡,他们的日子似乎也是没有什么变化的。

    就像牛羊,你抽打它的时候,他是不懂得反抗的。

    只有现代的百姓,才会在意是谁来领导他们。

    现代大部分人都读书,也都了解历史,他们已经觉醒,跟现代的百姓其实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古代老百姓起义大部分时候都不会成功。草莽成功的皇帝并不多见,刘邦起义成功的时候,秦军百万大军都在守边疆,朱八八成功是大势所趋,元朝虽然大肆扩张,然而不懂政治的人多,内外矛盾尖锐,是天时地利人和。

    现代国家的成立,因为西方压迫、百姓觉醒,时代所趋是历史推动的潮流。不改国家性质,民族就活不下去。

    云舒知道他是怎么也无法带领百姓走出光明的一条路的,唯一减少流血牺牲的办法,就是巩固江山,在他有生之年,将他所侍奉的皇帝教育好。

    他希望只要有他云舒在一天,天下就不会大乱。这便是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