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汉世祖 第266节

第(3/4)节
,淡淡道:“王公过谦了,陛下素来提倡,能者居之,王公便是那有能者啊!”

    “此间衙堂,就交给你了!”李少游笑眯眯地:“陛下予我一月之假,又赐婚恩典,婚期已定,请柬我会命人送至府上,务必赏光啊!”

    “哦?这又是一喜啊!国公放心,届时就是公务再忙,老夫也要上门讨杯酒吃!”

    李少游迈着他那悠闲的步伐,离堂而去,走得洒脱,似无一点留恋之处。王景崇伫立堂中,笑容逐渐收敛,恢复了平日的阴冷,回身,看着衙堂案座。

    慢慢地,步上去,坐下。堂座由纯铜打造,背刻苍鹰,古朴而厚重,不宽,但坐下之时,王景崇内心的满足,难以言表。抚摸着狗首把手,按着堂案,又拿起令筹把玩一番。

    老脸之上,再度荡漾起笑容,并且逐渐放肆:“哈,哈哈,哈哈哈哈……”

    王景崇的心里,有种多年蛰伏、终熬出头的畅快感受。此人功利心尤重,早些年的时候,他想着节度一方,出将入相,总之,大丈夫要掌握权柄。

    但被刘承祐安排在武德司之后,慢慢地喜欢上了这特务头子的感觉。虽然武德司只是朝廷诸多司衙之一,名分不高,但权柄甚重,并直接向皇帝负责。

    这些年,朝臣御史,屡有非议,乃至弹劾,但并不妨碍武德司的壮大,并且渐成体系。而王景崇,也甚是享受,这种监控天下,纠察百官,尤其是探听朝臣秘密,拿人把柄,操纵罪罚。虽然头上始终有皇帝的约束,但是,武德司的权柄却是日益加重。

    王景崇在朝中,可谓声名狼藉,但是,到如今,已无人敢得罪他了。一直以来,最让他感到难受的,便是脖子之上,还骑着一个李少游,谋算过,终没有达成目的。

    这使他苦恼了许久,但而今,意外之喜,从天而降,王景崇怎能不喜。

    王景崇进入角色很快,当即传令,让衙内上下职事司吏,堂间议事。顺便,拿起一封李少游准备好的公文,阅读起来……

    原本的寿阳公府,已换了牌匾。夜间,武德司京畿都知,带着几名同僚,登门求见,很小心,走偏门,并且确认无尾随者。这些人,都是被受李少游提拔者。

    书房之内,李少游微微锁着眉头,盯着都知。

    有点忐忑,其人没能忍住,问道:“国公,你为何要请退?”

    “本公请辞,还要经你允许吗?”李少游淡淡地说道。

    “属下不敢!”

    “你已经不是我的属下了!”一句话打断他:“你此夜来访,很不适宜!”

    “国公,属下们只是心中不解!”都知说道:“你为何要举荐王景崇。此人阴刻,跋扈,素与我等不善,今日衙司,国公恐怕想象不出,他是何等嚣张……”

    京畿都知,原本是后赞,前番因为与国舅李业过往甚密,泄露机密,犯了忌讳,被李少游给处置了。其后,在武德司的第一次大整顿中,此人被李少游提拔到都知位置上。

    武德司成立之初,层级机构比较简单,不过随着不断壮大,籍、狱、刑、兵等陆续增设细化。在向天下辐射的过程中,也根据道州,设置职官,以都知为首领,管辖手下的亲事、探事官,以及布开的密探、暗谍。而京畿都知,则自然而然地为众都之首,论权力,只在李、王之下。

    李少游看着此人,大概也知道其顾虑所在,原先李王相争,众多职吏居于羽翼之下,明争暗斗,而今当老大的,突然不干了,并且将位置让给对手,他们这些人,哪里能够心安。

    想了想,李少游说道:“王景崇何人,我岂能不清楚。你们且放宽心,他初掌握司事,对于你们,他纵使有些打压之举,也不敢做得太过。你们只需,遵守武德司制从事,当保无虞。

    还有,你们要记住,武德司办事,不是为我,更不是为王景崇,而为了陛下,上下皆为陛下鹰犬。”

    “可是——”

    “不用可是!”李少游打断他,顿了下,严肃的表情,逐渐缓和下来,眼神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