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232节
第(3/4)节
保融,还没什么动静吗?”刘承祐问。
张贻肃摇摇头:“未有!”
关于助攻南唐,荆南那边反应最快,最积极,在去岁冬的时候,上奏行营,说在准备兵马,一直准备到如今。
“这荆南高氏,也是不容易……”刘承祐微微一叹,语气中免不了讥讽。
抬眼,看向张贻肃,只见其奋笔写诏书,注意着其疲惫的神态,摆手说道:“你当值一夜,也辛苦了,书写完毕,下去休息吧,换李昉来!”
“谢陛下!”张贻肃拱手感激道。
张贻肃,是三司使王章的女婿。
刘承祐又拿起王逵的奏书看了看,上边,除了其动兵的奏报之外,还有王逵所请,想要朝廷将澧州与岳州赏给他。唐军在楚之时,尚且不觉,唐军一撤,汉兵屯于澧州,于朗州而言,则如背生芒刺了。
另外一条,则是王逵参潭州观察使周行逢,说他在长沙招兵买马,而不寻图东进攻唐,意图不轨,请刘承祐提防。
前番,驱逐边镐统帅的唐军之后,王逵、周行逢那十兄弟,瓜分马楚遗产,分据土地。此前仅据朗州一地之时,十兄弟尚能同心同德,以驱逐唐军为己任,但当地盘大了,都急于享胜利果实。
十个人,或为割据,或为大将,意气风发。虽然没有将唐军留下,但终究给边镐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刘承祐呢,也按照此前的允诺,降诏以州镇委之。
王逵为武平军节度使,周行逢为潭州观察使,其余如潘叔嗣、张文表者,也都有封赏,分食湖南军政大权。当然,这些人中,以王逵与周行逢实力最强,势力最大。
王逵嘛,占据着朗州这个湖南“河东”,起兵造反的好地方,又是十兄弟之首。周行逢人够狠,也够果断,脑子灵活,舍得下面皮,长沙虽然几经罹乱,破败不堪,帑藏空虚,但终究襟带湘江,膏腴之地,人口仍是湖南之冠,潜力很大,只要收拾得当,其势必起。
自古以来,共患难,难;同享乐,更难。显然,功成名就之后,湖南那“十兄弟”嫌隙已生了。而刘承祐的委派,显然有加剧其矛盾的意思。
这不,王逵的密告来了。稍晚些的时候,刘承祐又收到了一封奏报,来自潭州周行逢。
周行逢上报,衡、道等地,尚有唐军余孽活动,他已率军南下进击,消灭唐贼,收复疆土,并且岭南有伪刘大军,虎视眈眈,他欲以潭州兵,为北汉守御南方……
收到周行逢的汇报,刘承祐一言便道出其用意所在:“这个周行逢,倒是会钻空子,分明是以清剿唐贼为名,行扩充势力之举啊!”
“陛下,这湖南之地,只怕一时也难安定下来啊!”李昉不由叹道。
刘承祐淡定地说:“十头饿狼相争,必是个你死我活,就是不知道结果如何。左右,针对伪唐,湖南的利用价值已尽,王逵军那边,朕并未期待其能起到多少作用!”
“也罢,让彼争去吧!”刘承祐摆摆手,忽地看向李昉:“你觉得,那‘十兄弟’,谁能成为最后的胜者?”
“周行逢!”李昉道,语气很肯定。
“朕也这么觉得!”
第105章率意南趋以觅食
随着汉军目标转移,作战重心的偏向,使得各营寨内,摩拳擦掌,准备力战攻城的将士有所沉抑。尤其似孙立、王彦升等辈,更是按捺不住,几番向刘承祐请战,被刘承祐一通训斥,当刘承祐严厉起来的时候,没有人再敢忤应,顿时便老实起来了。
候骑接续不断,侦探北来,报告陈觉军的动向。算上曲折起伏,合肥距离寿春,远不足两百里,陈觉硬是花费了足足五日的时间,方才靠近寿春,亦步亦缓,沿途严防汉军之突袭,可谓小心到了极点。只可惜白费了表情,汉军并无袭扰的意思。
上元节之日,天子降诏,大发肉食,犒赏全军,共度佳节,以酬将士征战之苦,有所遗憾的是,大战将起,禁止饮酒,少了些气氛。
御帐内,诸将贺喜,天子刘承祐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