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91章

第(1/2)节
    郑忠知道自己做过大手术,但依旧嗤笑不已,说:“那你们医生是做什么的?某住院就是为了规避这些风险。”

    郑忠以前也混过医院,知道来换药的都是科室最底层,这个年轻的、嘴上没毛的小医生估计和程白术一样,是个住院医。他又看了看这个小医生的胸牌,哦,连正式医生都不是,只是个硕士研究生啊!

    该医生换完药,又默默地走了。回到医生办公室,他终于克制不住内心的憋屈,掏出手机和同学大肆吐槽一番,又上了微博和一群煞笔讲讲道理。只是微博之游之后,更加生气了,都是一群愚民,别人说什么信什么,都没有一点自己的主见!

    正生气地想要退出微博,就看见一条热搜空降——医疗黑名单正式出台。

    该医生:???

    他火速点进去热搜,发博文的是官方号,还有鲜花社等大媒体的转发,他看完正文之后,忍不住一个个头像点进去,确定是正主官方,而不是高仿。他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好一会儿才将微博转发到同学群和工作群中。

    先是沉默,随后是爆发。

    这一次医护人员爆发出来的热度让全国上下都为之震惊的激情和热度,这一条热搜之下,全都是医护人员及相关工作者的回复,每一条都饱含热泪,都动人心弦。

    【工作五年,盼了五年,终于等到了!】

    【如果这一法条早出台一年,我的师兄就不会丧命。】这一条留言点进去就会发现他是去年三月份伤医事件的见证者,他的学长因为一个将死的病人,被医闹团队逼得跳楼自杀,留下年迈的父母。

    【医闹就是医闹,伤人就伤人,不要再将医闹伪装成普通纠纷!】

    ……

    一条条,一行行,里面都夹杂着无数医护人员的辛酸与血泪。

    第106章打脸

    医疗黑名单一出,郑忠的采访视频热度暴跌,哪怕是非医疗行业从事者都被这浪潮所震惊。他们默默地看着一行行仿佛滴血的文字,一时之间百感交集。作为普通人,他们也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投出支持的一票。

    【二胎宝妈飘过,每次小宝生病去儿科挂号时,都忍不住暴躁,排太长时间了。知道医生不容易,支持一个。】

    这个评论下面有不少父母抱团,表明确实儿科太难挂号。从早上八点一路排到十二点,他们没吃没喝,医生也是没吃没喝不能上厕所。他们在儿科排队时,小孩生病加上环境嘈杂,令人心浮气躁,再一想医生十几年如一日在这种分贝超标的环境下工作也是需要充足的毅力和充足的热血爱心。

    许是暂时还都是温和无恶意的评论,这条评论下有一个医生站出来说道:【儿科,古时称哑科,因为小孩子自己不会描述、描述不清楚,甚至搞不明白自己哪里难受,药量又与成人不同,用药禁忌也不一样,导致儿科向来是最难干的。在与其他科室形成医学壁垒的同时,近几年还增加了一个其他科室所没有的特色——医闹。现在家里大多就一个两个小孩,精贵的很,医生护士稍微出点小问题,就很容易点炸家长。像是你自己挂瓶,一次两次进不了血管,你不会在意,可是小孩子血管本身就比成人细,加上生病难受一哭闹或者拉肚子脱水,更难找了,熟练的儿科护士来都不敢一次就进。但凡第二次还不进,有的家长直接一脚就踹过来了。这种隐形的、常见的医闹逼得不少儿科医生护士纷纷转行转科室,这才是近些年不少医院取消儿科或者取消儿科急诊的原因。因为没有儿科医生护士了,哪怕是执医考试中,儿科医生的合格线都比其他科的来得低。】

    这个跟评有点长,但只要是家里有娃的都忍不住看一看。确实也有偏僻小县城的网友站出来回复,【确实,我家县医院五年前取消儿科,小孩要看病要坐一个小时车到市里去。】

    慢慢的,有网友说自己市里的友说自己市里医院的儿科取消住院部,因为没有足够的医生能够维护儿科病房的正常运行。

    越说越是触目惊心,不少家长平时也只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