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皇兄何故造反? 第142节

第(2/3)节
是被炒得很高的,当时用来折俸,实际上算是变相的涨俸禄。

    至于后来张居正用这个法子,为什么会被骂。

    那完全是因为,黄福用这个法子,只用了一年,张居正用了好几年,甚至还差点想要变成制度。

    物以稀为贵,再珍贵的东西,只要多了,自然就不值钱了。

    胡椒苏木这玩意虽然珍贵,但是并不是必需品,只有达官贵人,或者是富商巨贾家里,才会舍得买一些。

    大批量的流入市场,必然和在国库一样,导致大笔的积压。

    官员们拿着这些东西,不能吃不能喝又卖不出去,可不得跟张居正拼命。

    不过,现在用起来,倒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微微颔首,朱祁钰道。

    “胡椒苏木折俸,可以暂时支撑一段时间,但是不可长久,而且解决不了根本,沈先生可还有什么更好的法子?”

    第170章白吵也要吵

    前世的时候,朱祁钰没用过胡椒苏木折俸的法子,是因为他当时地位不稳,需要笼络臣心。

    但是这一世不一样了,拒敌于紫荆关之外,打的也先仓皇而逃,这个功绩虽然不能说是他一个人的。

    不过终归,一应的边境布防计划,都是在他的推动下策划实施的。

    关于这一点,朝臣们,至少是在三品以上的官员心中,是心知肚明的。

    在这次的大战当中,朱祁钰充分展现了一个能够听言纳谏,善于明断,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出正确决定的君主形象。

    这和前世事事处处都要倚重于谦来谋划决断的情况,大有不同。

    具体地说,就是在朝臣们,乃至天下人的心中。

    真正是他这个天子,带着整个大明从危难的局面当中走了出来。

    换而言之,整个战争的走向,是在他的指挥下完成的,而不是像前世一样,他只是一个垂拱而治,给予底下大臣们全力支持的角色。

    至于于谦,既然没有所谓的京师保卫战,那么负责京师布防的他,自然也就没有前世那样的力挽天倾之功。

    如今于谦的主要功劳,一是参与谋划制定了边防计划,二是保证了边境大军的稳固供应。

    然而前者,朝廷参与的大臣有不少,最终做决定的,是朱祁钰本人。

    至于后者,则是他作为兵部尚书的职责。

    从这个角度来看,此次大战,于谦固然有功。

    但是细论起来,功劳甚至比不上在前线督战,当机立断的王文和直接指挥击退也先大军的总兵官任礼。

    如今的他,再不是前世的一纸令谕,千里边将莫敢不从的于少保。

    仅仅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六部尚书。

    这次大战,只是让他和沈翼这两个刚刚被提拔的尚书,真正向朝臣证明,自己有位列七卿的实力,能够在朝中真正站稳脚跟而已。

    历史,在这一刻,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

    既然情形已经和前世大不相同,那么胡椒苏木折俸的法子,用用倒也无妨。

    朱祁钰心里有本帐。

    虽然只是在京的文武官员折俸,但是这批人当中,包含了整个高级勋戚集团。

    朝廷现在的俸禄支出当中,各级地方官及在京文臣,虽然数量多,但是高品级的并不多,加起来大约才能占到俸禄支出的三分之一左右。

    剩下的三分之二当中,一半是各级勋戚的俸禄,一半则是宗室诸王的俸禄。

    现如今大明传承的时间还不够长,宗室诸王的人数不多,但是其对于财政的影响,已经逐渐显现。

    待这个年过完,也该将宗室的问题提上日程,不过当下还得再缓一缓……

    大殿当中,朱祁钰知道自己提出的问题不好回答,也没有催着沈翼,反倒是自己的思绪飘了出去。

    君臣两个,就这么坐在殿中,各自拧着眉头沉思。

    直到半炷香之后,沈翼才迟疑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