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皇兄何故造反? 第102节

第(2/3)节

    以月度为计算,累计500张月票加更一章,月底清零。

    以月度为计算,累计打赏10000起点币加更一章,这个后台会有记录,月底清零。

    一次性打赏一个舵主,加更一章,一个盟主五章,一个白银盟二十章,一个黄金盟……不敢想。

    新书上架是最重要的一道坎,恳请大家,不管是起点本站一直支持的,还是在渠道看的,或是其他没版权网站看的,都能来赏个首订,拜谢各位。

    干货完了,

    …………

    关于这本书的创作,还是有些感慨,关于朱祁钰和朱祁镇这对兄弟,几年前写上一本书的时候,就有过构想,本来是想写朱祁镇,因为好写。

    写历史的都知道,越是生逢乱世,越有遗憾的历史人物,其实越适合当主角,尤其是皇帝。

    写建文,写崇祯的一大把,但是没几个写二凤和老朱的,因为后者本身就已经非常出色了,换个人上,也很难做出比他们更好的功业。

    景泰帝也差不多是这样,他在位期间,天下承平,休养生息,朝局稳定,从国家的角度,算不上中兴之主,但是也是合格的。

    但是最后还是决定去写他,可能写书的人,心里头多少都都有点拧巴,景泰帝和于谦,下场和他们做出的贡献相比,实在不配,所以想试一试,写一写。

    坦诚的说,这本书的写法,和起点现在流行的签到文,暴君流,科技流,都不太一样,所以一开始,不管是我自己,还是编辑对于这本书,其实都不是特别看好。

    不怕大家笑话,最开始我就想着能混个签约,拿几个月全勤。

    毕竟,市场是有风向的,起点现在的签约机制很完善,一般不错的书,一万字左右会来签约短信,但是这本书直到三万多字,也来了站短,这还是因为上了新书榜的缘故。

    来得早的书友可能知道,这本书的开头是改过的,加了崇祯自缢的那一段。

    发书的时候没有,是因为那一段会让节奏变得缓慢,很容易流失读者,怕签不了约,后来签约寄了合同,我又偷偷加了上去(编辑大大别打我……),因为觉得加上去交代的更完整。

    后来想想,这纯粹是作者自己的拧巴在作怪。

    签约之后,成绩不温不火的,一般被看好的书,五六万字就上推荐,这本书排到推荐的时候,都十一二万字了。

    这也是一直拖着没有上架的原因,上推之后,承蒙大家捧场,成绩在同期的书里还不错,一路推荐晋级,走到今天,免费期整整两个月,三十万字,终于要上架了。

    希望能有个好成绩,也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没有大家,作者怕是坚持不到现在。

    最后再求一下首订,再次拜谢各位啦~

    第122章孙镗

    摆平了于谦,朱祁钰将目光重新放到了陈懋的身上。

    陈老侯爷资历老,认识的人也多,在京的勋戚武将当中,谁能够担当大任,只怕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陈懋也并未犹豫,开口道。

    “皇上,臣以为中军都督佥事孙镗勇猛善战,屡有战功,可堪任事。”

    朱祁钰眸子沉了沉,没有说话。

    这个人他记得……

    南宫复辟,有他的份。

    孙镗的父亲,是济阳卫指挥同知,永乐二十年,孙镗袭职,受成国公朱勇举荐,领兵往处州平叛。

    此人虽然勇猛善战,但是性格跋扈偏执,唯我独尊。

    前世的时候,他在北京保卫战中有功,后受石亨举荐,曾被先后派往宣府,大同两个重镇镇守。

    在宣府时,和总兵官杨洪不合,被杨洪弹劾徇私舞弊。

    后来被调到大同,又不服郭登的管教,两人屡生冲突。

    最终被召回京,在京营任事。

    之后,他便跟着石亨参与了南宫复辟。

    叹了口气,朱祁钰有些头疼。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