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2章

第(1/2)节
    孰大孰小,他们还是能分得清的。

    后来,见陛下依旧痴迷于虞氏,朝臣忽然慌了。

    一开始是少数御史往御书房递折子,明里暗里地提及此事;后来见陛下不为所动,只装作没看见的样子,彼此心里一惊:问题比他们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陛下竟是动了真情。

    于是他们开始在朝堂上面谏。

    讲得吐沫横飞,青筋直跳。

    圣上自是龙颜大怒,将带头的几人下了大狱。

    这一举动,如水入油锅,惊声阵阵。

    满朝文武惊慌不已。

    朝臣见皇帝如此痴迷一女子,竟拧成一股绳来,抛却以往的不愉快,暂时放弃党争之见,结成了联盟。

    直谏,跪谏,死谏。

    直言陈辞有之,破口大骂有之;老泪纵横有之;

    彼时的中书郎胡宗闵是个最迂腐不过的儒家文人,见状,竟书了一封血信,昭示天下。

    布告中,贵妃虞氏便是那妲己转世,褒姒轮回,凭借美貌蛊惑圣心,妄图颠覆这大魏江山。

    红颜祸水,红颜祸水!

    连带着,她兄长虞伯延也受人排挤,多日不曾上朝。

    胡宗闵的檄文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讨论。

    站出来支持他的年轻士子衣冠如云,将皇城门堵得水泄不通。

    蛰伏于暗处的匈奴探子,靺鞨质子也蠢蠢欲动,只待时机成熟,便浑水摸鱼。

    局势一触即发。

    值此危难之际,陛下却比任何时候都要表现得更为清醒,以及冷酷。

    文臣死谏,他不阻拦,任他们撞柱而亡。

    至于想靠死谏青史留名,必不可能。凡是死谏的朝臣,家族底细都将被羽林军翻了个底朝天。

    霸占农田的,欺男霸女的,族人为患一方的……挨个去查。

    当观者,哪个能保证自己寒素清白,没有一丝问题?便是自己两袖清风,宗族众人也不会如他这般洁净无垢,哪能经得起细查。

    这一查,便发现了不少问题,且桩桩件件都比常人想得要严重许多。

    宋还记得多年前的那场朝会。

    寂静的宫殿上,响起太监干紧的声音。

    “中书郎胡宗闵目无尊上,家族中人罪行累累。贪墨军饷,密联边将,隐匿族田,坑害族兄……;

    “虎贲将军辛居安鱼肉百姓,横行乡里……”

    “徐州刺史江泽性情贪鄙,违天虐人……”

    “青州边牧……”

    ……

    朝臣伏跪在地,汗如雨下。

    被点名的重臣皆面色苍白,身形摇晃,只觉大难临头。

    朝会持续了整整一天,从日出至日落,待朱门大开,众人一时恍若隔世。

    他们扶正璞头,沉默着,鱼贯而出。

    再无一人多言。

    为首几人,圣上判他们阖族流歧岭南,并没有赶尽杀绝,成全了点君臣情谊。

    君臣之间也达成默契,不再生事。

    一场浩荡的事端消弭于无形。

    事情平息后,陛下整肃长安,将妄图兴风作浪的贼子揪出,施以极刑,曝尸于街,以儆效尤。

    菜场口,连着流了几日的污血,打扫的杂役清扫数日,青砖缝里的血迹才渐渐淡去。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朝臣讷讷不敢多言,只偶尔在吃醉酒后嚷嚷几句,面上倒是恭敬无比。

    转眼间数年时光已过,太子陆霁年岁渐长,智珠在握,勇冠三军,俨然有明君之相。

    三公太傅终于放下心来,总归皇室有后,殿下又这般出众,大魏的江山想来是无虞的。

    贵妃虞氏早年不得人心,但她进宫多年,未曾诞下一儿半女,又为人低调,似乎也不曾听闻她有过向皇帝进奉谗言之举,倒是看她顺眼许多。

    自然地,对虞国公府的态度也缓和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