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2/2)节
到昏眩过去。
他们大明……该不会最后落得个两宋下场吧……
—
南明:泻药,甚至没那么能耐。
【当然,话题有点扯远了。
在景泰的手上,内阁的地位虽然有所提高,但到底还没走到日后权势膨胀的地步,选拔的标准也是极力精英化。
如果强行要他为后面明末党争相互倾轧买单,那么多少是有点不负责任。
我们还是回到商辂个人上来,前面的话题主要解答了一个问题:商辂在景泰手上好像本职是一直没怎么升职的,为什么还会说他升迁速度很快,很受景泰器重呢?
答曰:因为他蹭了内阁整体升职的车,不需要额外再升职了。
商辂在内阁阁臣的位置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干了接近八年。尽管奏牍堆积如山,依旧日夜操劳没有遗漏。
光是景泰三年,他就上过《减省官员疏》《边务疏》《招抚留遗疏》,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政治问题进行过梳理和建议,都得到了朱祁钰的认可。
此外,他还多次推选贤臣能才,主持科举考试,比如之前《明史》里面提到过的,林聪、王翱等人就是他推荐上来的。
因为他连中三元的名声过于响亮,朱祁钰甚至还把他派去修书。
第(2/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