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节
第(2/4)节
的老人自己不买,只给小孩买。搞到后面,童装卖的比老年人的衣服都快。
哎,图什么呢?老人辛苦了一辈子,难道不应该好好享受生活吗?
不过想想也是,家公爷爷和婆奶奶无论是挣钱前还是挣钱后,优先考虑的都是他们这帮小孩。对他们,永远舍得花钱。唯一的区别是,挣钱后,家公爷跟婆奶奶对自己没以前那么吝啬了。
礼堂里挂着的衣服一件件的少了,等到晚饭时分,听到消息再赶过来的单位职工看空荡荡只剩小猫三两只的衣架,便抱怨周妈妈:“你也真是的,有内部货怎么不喊我一声啊,咱们还是不是好朋友?”
周妈妈已经锻炼出了心理素质,特别从容地回答:“那也没办法,今天领导都发话了,是给咱们单位离退休职工发的福利。下回啊,下回再有尖儿货,我肯定第一个喊你。囔,你看看,还剩几件,我准备包圆的,你要不?你要的话,我匀一件给你。”
那人对着几件衣服犹豫了半天,一件灯芯绒的褂子跟一条阔腿裤她都想要,又跟江海潮讲价。结果江海潮一口咬定这是给商场的进货价,死活不松口,她嘴里抱怨着,却还是掏钱买下了。
后面又陆续来了两个人,挑的只剩一件宽袖对襟衫,江海潮也不想再等下去了。这件衣服她觉得婆奶奶穿就很好,正好留下来。
她招呼小伙伴们:“赶紧的,收拾好了我们回家。”
她点了五十块钱递给周妈妈:“阿姨,这是今天的租金。”
周妈妈还懵着呢。这么快啊,竟然这么快就卖完了。
有一瞬间,她心中涌现出懊悔的情绪。早知道衣服这么好卖,她应该试试的。这里面的赚头可大了。
但很快的,她又自我安慰,算了算了,她就是拿死工资的命,实在没那能耐折腾。一人有一个活法。
她收了五十块钱,相当自然地给江海潮打了张收条,然后招呼海音:“走走走,不早了,我喊你爷爷他们吃夜宵,早点回家去。你跟阿姨走,我们吃了夜宵再送你去一中。”
江海潮这才猛然想起来:“侯主任,侯主任还在学校等我们呢。”
事实上,侯主任已经过来了。
他在学校左等不到人右也等不到人,怕出纰漏。好在他认识周妈妈,有人家家里和单位办公室的电话,问清楚情况后便开车过来了。
这会儿他进来就笑:“走走走,我送你们回家,刚好把江海音的行李拿过来。”
周雪莹赶紧抬脚:“走,我送你们下楼。”
她晕晕乎乎的,觉得江海潮特别神奇。
怎么不管她在哪儿做生意,生意都能做的特别好,从来不愁东西卖不掉。
江海潮立刻把头摇成了拨浪鼓:“没有的事儿,我以前卖虾儿也卖不掉的,只好我们家自己吃。卖东西嚒,嗐,碰运气。”
骗鬼哩,人家运气都不好,就你运气特别好?
江海潮咯咯直笑,死活不接话茬。
她要怎么说呢,做生意,其实跟菜头爷爷说的一样,你得搞清楚人家喜欢什么想要什么。
好比在周妈妈单位里卖衣服给退休职工,其实一半卖的是物美价廉的衣服,一半卖的是内部供应,外人没有,只有他们自己人才能得到的独一份荣誉。
这跟食堂内部卖给职工的便宜鸡鸭鱼虾是一个道理。
江海潮祖上三代贫农,没住过大院,也不知道大厂子弟是咋回事。可她那浑身上下八百个心眼子愣是从中午那顿饭退休老头的纠结和周妈妈的只言片语中读懂了那份属于另一个世界的优越感,然后无师自通地利用了这份优越感,卖掉了衣服。
他们走到侯主任的面包车旁时,还有人闻讯匆匆而来,追着问:“还有衣服吗?礼堂还有吗?”
江海潮摇头:“没有了,全卖光了,本来就是内部货,没多少。”
那人懊恼:“可这也太少了。下回还有吗?下回什么时候啊,都有什么衣服啊?”
“
第(2/4)节
推荐书籍: